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美(jī)       生(zōu)       士卒(xiǎng) 按剑而(jì)

    B.樊(kuài)   酒(zhī)       目视之(chēn)   尽裂(cĭ)

    C.玉(jué)   (chèng)     切而之(dàn)   不胜杓(bēi)

    D.刀(zǔ)     肩(zhì)        力攻秦(lù)     从百余(qí)

  • 2、下列句中加点字都发生了语法活用,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项伯)常以身蔽沛公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B. 范增数项王     芷阳间行

    C. 顷之未发,太子之     先破秦入关者

    D. 项伯杀人,臣之     使使以大王

  •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律)                   暧暧远人村(模糊的样子)

    B.契阔谈(同“宴”,宴席,宴会)     方宅十余亩(方形)

    C.三十年(离开)                   枉用相(问候、探望)

    D.对酒歌(应当)                     何时可(拾取,摘取)

  •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外连衡而诸侯   ③庠序之教

    ④填然之 ⑤尊而重士   ⑥会盟而谋

    ⑦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⑧七十者帛食肉

    A. 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B. ①⑦/②⑥/③/④⑧/⑤

    C. 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D. 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革命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

    B. 《小狗包弟》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也揭示了文革给人们的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它塑造了一个勇于自省、敢于自我解剖,有社会责任感的巴金形象。

    C.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香清淡、若有若无的特点。

    D. 新闻强调真实性和及时性,如《别了,不列颠尼亚》。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它可以对涉及的人和事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飞过蓝天

    韩少功它是一只名叫“晶晶”的鸽子,它饿了。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可现在,它正面临着孤独与饥寒。

    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人。招工这件要命的事闹腾得他周身疲惫,结果对方还是摇头。“麻雀”必须投入最后的一搏,他长嘘了一口气,声音透出了沉重:“兄弟,这事只能你来帮我一把了。实在对不起,我舍不得你走,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居然看上你了……”主人看着它,不再说话,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主人把“晶晶”塞进一个暗而闷的硬纸盒,鸽子扑扑地挣扎,主人找来剪刀,给它挖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透气窗,然后提着纸盒出门了,它不再听到主人的说话声。

    它在剧烈晃荡的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突然变得明亮,“晶晶”本能地往后一坐,再猛地一弹,就箭一般射了出去。一个中年人的粗嗓门留在了它身后,一个小孩的哭泣声也留在了它身后。

    “晶晶”一头扑进了无边无际的开阔与自由。这地方空气太冷太干了,它记得家乡的群山中有个美丽的湖,还有主人圆乎乎的黑脸。它越飞越高。

    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

    此时,老队长正喊着他的名字,说:“还没吃早饭啦?要吹哨子了。上午在丝瓜地冲散粪。”“我……手痛。”

    他右手腕一弯,好像再不能伸直了,“哎哟哟,哎哟哟,怕是骨折了。”“那,那你就去看牛吧。”他实在不愿在这个山冲与泥粪打交道了。记得六年前刚下乡时,他有多么火热的幻想呵。他是瞒着母亲转户口的,是揣着诗集偷偷溜进下乡行列的。他渴望在瀑布下洗澡,在山顶上放歌,他还想靠自学当一个气象专家或林业专家。是什么使他学会了手腕表演术呢?他想不太清楚。他只知道,第一次招工给人们的震动太大了。现在一个个都走了,连山那边那位热情为自己掌管衣服钱粮的姑娘也一走就没了音讯。

    “晶晶”感谢那只灰鸽,要不是它,自己早被老鹰撕成碎片了。灰鸽飞走了,不一会儿,带来一大群鸽子,这是个多么热闹的群体呵。咕咕咕——“晶晶”听出了它们的欢迎和安慰。它吃饱了,喝足了,但还在东张西望。这里的一切没法使它忘记“那个地方”、“那个人”,它怎么能停留在这里?不,我要寻找!

    他开始了新战略,他打定主意要让他们(当地领导)六神不宁放他走。那天,他在公社秘书面前耍赖,不几天,秘书的话就风传下来了:“那个叫‘麻雀’的,简直是城里的街痞子。”

    今天看牛当然也不能太老实。一上山,他就一个大字躺在地上睡觉,结果收工时发现少了一头黑牛。社员们对他投射埋怨的目光。

    它飞向南方。记得那天的暴风雨,真是惊心动魄,被风一次次掀倒,但它继续挣扎着向前,向前。现在终于有希望了,所见的多么眼熟呀!对于“晶晶”来说,寻找成了生命的寄托和生活的目的。

    晨光从大树的枝缝里筛落,蜜蜂和蝴蝶又开始了工作……这里没有工作,这里有的是笑骂,扑克牌,空酒瓶以及来自父母的汇款单。“麻雀”现在已经学会了打扑克输了以后钻桌子和夹耳朵,学会了骂人……

    这天,外号叫“瓦西里”的黑大个说:“你太懒了!今天罚你去打鸟或抓鱼。”他没有争辩,提起气枪出发。“麻雀”转了两个山冲,并未见到鸟。忽然,有鸟叫的声音传来,就在不远处。他赶快上子弹,弓着腰潜身树下,悄悄向前方运动。嘣——糟糕,慢点,它还没走,再来一下。嘣——它闪了一下,就栽了下去。打中啦!他一跃而起,跑过一个草坡,看到了包谷地里的尸体。

    这原来是一只鸽子。不过它太瘦了,也太脏了,全身都是泥灰。它是谁家的鸽子?射手想起了什么,上前捡起鸽子,摸摸鸟嘴边黑色的血污,身上的泥垢,大腿上化脓的伤口,还有胸前稀疏欲脱的羽毛。突然,他眨眨眼,惊得脸色突变:它腿上有一条破烂褪色的红绸带,还系着一个眼熟的鸽哨。

    “晶晶!”他大叫了一声。他捧着逐渐冷却的鸽子,带血的手指在哆嗦。入夜了,他的思绪总离不开“晶晶”。不可想象,蓝天这么大,路途这么远,遥遥千里云和月,它居然成功地飞回来了。当他酒酣昏睡时,它却在风雨中搏击前进,喷吐着满嘴的血腥气味向他一步步接近。像突然悟到了一种什么,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把上衣往肩头一搭,走向门口。

    “我……再也不到这里来了。”“‘麻雀’,你不要太娘娘心肠吧?不就是一只鸟么?”他默默地走了,沿着山路走向自己的家,那里有他的柴刀、锄头、扁担,还有口琴和鸽巢,以及散发出桐油香味的斗笠。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韩少功是一位具有知青生活体验的作家,他在文中刻画了知青“麻雀”的形象,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留给人们心灵的创伤。

    B.出乎读者的意料,故事的高潮并不是历经苦难的“晶晶”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完成了自己长途跋涉的飞行理想,而是“晶晶”死在了“麻雀”的枪口下。

    C.送走心爱的鸽子,“麻雀”依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采取了消极怠工的办法离开了农村,但是却始终没有忘记“晶晶”。

    D.主人“麻雀”和鸽子“晶晶”都在不停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最终“晶晶”殷红的鲜血,引起了“麻雀”灵魂的震撼。

    2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分析“麻雀”对“晶晶”心理变化。

    3双线结构是这篇小说结构的鲜明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既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抒情主人公逆流而上,追寻之路的艰险、漫长。

    (2)《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在《出师表》的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4)《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5)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写客人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水调歌头》一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如果不吸取秦亡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

    (4)《雨巷》中用顶真的手法写丁香姑娘在雨中愁怨的神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直接描写音乐的声调来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开篇“_____________”两句直击诗题,恰到好处,结尾“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次抒发不舍之情。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所唱的“______________”两句,慷慨悲壮。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对下面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 上面的诗句出自曹操《短歌行》,全诗抒发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展现了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风貌。

    B. “月明”两句所描写的月光明亮、乌鹊南飞的景象,引起了《赤壁赋》中“客”对曹操功业的联想。

    C. “绕树”二句,形象写出在诸侯并起的背景下,诗人犹豫不决、深感迷茫、无所适从的心理。

    D. 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躬行周公“握发吐哺”,尽可能多地吸引人才,使得天下归心的愿望。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各题。

    、秦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含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不如人。 犹:仍然   以烦执事   敢:冒昧

    B.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朝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又欲肆其西 封:疆界

    D.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   失其所,不知   与:结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楚也 晋函陵,秦军氾南

    B.若亡郑而有于君 朝济而设版焉

    C.邻之,君之薄也 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因人之力而之 阙秦以晋,惟君图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无礼于晋 焉用亡郑陪邻

    B.今急求子 因人之力敝之

    C.子亦有不利   朝济而夕设版

    D.君知难也 吾还也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C.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伯,爵位名称。古代诸侯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诸侯谦称。诸侯死后一律称“公”。

    C.《左传》,传说左丘明著,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壮,古代三四十岁男子称“壮”;老,古代七十岁男子称“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深明大义。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正是这时,烛之武放弃不满,不顾个人安危,去见秦伯,这表现他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善于辞令。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烛之武赋有智慧。秦、晋两国友好,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但晋对秦却严加防范,且有侵略之心。烛之武巧妙利用了这微妙的关系。

    D.烛之武保全了郑国。烛之武的劝说,使秦晋联盟顷刻瓦解,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不仅如此,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这令晋国不得不退兵。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以“我与________的一次奇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在标题横线上填入某本文学名著中一个人物的名字。叙事符合逻辑,有描写,有细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