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属于定语后置的是( )
A.求,尔何如?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苟以天下之大
D.籍何以至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靡:倒下
B.单于使使晓武 晓:通知
C.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
D.衡乃拟班固《两都》 拟:模仿
3、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和它们的风俗在历代文人笔下被反复歌咏。下列诗句所咏节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
②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
④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
⑤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
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
⑦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
A. ①②/③④⑥/⑤/⑦
B. ①②⑦/③④⑥/⑤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⑤/③④⑥/⑦
4、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前而为歌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沛公军霸上。
D.越国以鄙远。
5、下列各句对加点的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善假于物也:借助 B. 不能称前时之闻:闻名
C.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多,有余 D. 而绝江河:横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囚绿记
陆蠡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窗是朝东的。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因为有一个小小理由。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圓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茵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可分为“遇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五个阶段。
B.文章语言含蓄蕴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描写绿的“倔强”“坚贞"等特点。
C.文中通过心理活动和言行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绿的喜爱,因此产生囚绿的“魔念”。
D.文章采用倒叙方式,首尾在时间和内容上照应,结尾作者对再见面时情景的反问引人遐想。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①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②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3】这篇散文中的“绿”有何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舟,在古诗中是常用的意象。《登岳阳楼》(杜甫)、《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中都有“舟”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吊古伤今,指出面对六朝灭亡史实,不以此为鉴,凭高对此,枉自感叹“____________”。
(3)古典散文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包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指出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悲哀,后人为他们悲哀,但是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如果帝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德行就不能保持深厚,性情就不能控制欲望,如同砍断树根来求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得远。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自清《松堂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如果换用诗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出下列诗句中空缺的部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_ , 散了她的芬芳。 (戴望舒《雨巷》)
(4) 满载一船星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徐志摩《再别康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________”,成人和童子十几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然后咏而归。
(3)《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填写下列名句。
(1)锲而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劝学》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
(4)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5)_____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过秦论》
(6)《过秦论》中作者指明了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7)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8)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 《蜀道难》
(9)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10)_________________ , 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赋得,分题赋,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雨中送别友人远行的诗,全诗紧扣暮雨,描写暮雨中的景象,手法妙绝,读后如见一幅薄暮烟雨送客图。
B.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
C.第三联对“深”和“远”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微雨中迷濛之景。
D.前三联营造氛围,后一联抒发送别之情,全诗句句含蓄而内敛。
(2)结合全诗,请从情与景的关系上,为颔联写一段鉴赏文字(80左右)
1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甲)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B.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谋士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
B. 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C. 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说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 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在(乙)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后面的要求作文。
妥协是把好保护伞,但也是个可怜的破屋檐。——法国谚语
在妥协与不妥协问题上,你有什么经历体验和感悟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叙述类文章。
要求:(1)选好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标题;(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