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B.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
C.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 ⑤③②⑥④① B. ⑤③⑥④①② C. ⑥④②⑤①③ D. ⑥④③②①⑤
3、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以其无礼干晋,且贰干楚也 (2)朝济而夕设版焉
(3)皆白衣冠以送之 (4)使使以闻大王
(5)群臣怪之 (6)箕踞以骂曰
(7)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8)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10)必蹶上将军
(11)为汉家除残去秽 (12)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13)草行露宿 (14)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15)与先君子善 (16)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A. (1)/(3)(7)(8)(14)/(2)(13)/(4)(10)(16)/(5)(6)(12)/(9)(11)(15)
B. (1)(3)(7)(14)/(2)(6)(13)/(4)(8)(10)(16)/(5)(12)/(9)(11)/(15)
C. (1)/(3)(7)(14)/(2)(6)(13)/(4)(8)(10)(16)/(5)(12)/(9)(11)/(15)
D. (1)/(3)(7)(14)/(2)(6)(13)/(4)(8)(12)(16)/(5)(10)/(9)(11)/(15)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上食埃土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吾师道也 D. 公将鼓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C.只靠说教,而不深入一线倾听民意,不给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学校领导,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从公安部交管局召开的全国视频会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治理,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同比上升3.4倍,因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和9.3%。
公安部数据显示近3年来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约9成是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举措。各地要安排民警、辅警在行人过街流量大和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处执勤,适时组织执法小分队加强重点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现场查纠力度。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还要对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及信号灯和标志标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交通信号设施有效、科学、规范。
公安交管部门还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同参与,如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驾驶人带头遵守让行规定;会同文明办、团委等部门,动员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以及文明交通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和体验活动等。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牵引城市交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整体提升。
(摘编自新华社《今年因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造成伤亡的事故同比下降》,有删改)
材料二:
从长沙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辖区分布情况来看,岳麓区、雨花区、开福区事故数量最多,占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数的80%。
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时间分布情况来看,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高发时段为夜间18~24时;雨花区则为上午6~12时居多,其余时段分布较为平均。
从全市城区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除天心区外,其他区域,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受害人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
(摘编自红网综合《大数据告诉你“斑马线上的安全”有多重要》,有删改)
材料三:
江苏宿迁是一个地处苏北,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的地级市。然而,交通治理工作却走在了全国前列,甚至已经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私家车礼让率高达90%以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就在于交管部门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严管重罚,从而使私家车主逐渐养成了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习惯。
(摘编自萍乡文明网《礼让斑马线不应“公”“私”有别》,有删改)
材料四:
礼让斑马线的本意是深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让人人都可以享受秩序交通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该单单纠结于目前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应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对于交警来说,应对如何礼让行人有权威解读:对于司机来说,积极了解政策;对于行人来说,也不应有恃无恐,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斑马线的文明需要保证司机与行人之间的平衡。对司机的违法行为坚决惩戒,同时对于行人的违法行为也绝不姑息。只有建立起车与人共同对规则的遵守和敬畏,心中都有了“火线”,才能真正实现斑马线文明。
(摘编自胶东在线《礼让斑马线彰显城市文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引用公安部交管局会议提供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现象的治理效果明显。
B.材料二介绍了长沙市发生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并分别从辖区、时间和受害人年龄三方面介绍了这些事故的分布情况。
C.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是江苏宿迁交通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严管重罚是该地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
D.根据材料四可知,礼让斑马线的真正实现需要设定规矩并人人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法治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看,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多数是机动车的责任,说明要实现斑马线文明,应重点解决司机违规问题。
B.在涉及行人事故占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比率和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事故占涉及行人事故比率中,死亡率均超过受伤率。
C.根据材料二中提供的数据,我们能够了解到岳麓区与开福区在夜间18-24时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50岁以上行人造成的事故率应该较高。
D.虽然四则材料针对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现象各有侧重点,但是材料一、四侧重介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而材料二、三却侧重分析事故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礼让斑马线”这个问题上交管部门和司机、行人应有的做法。
7、补写出名句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 ,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5)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新婚、意气风发的词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真诚急切的心情,他化用《诗经》中女子仰慕男子的诗句来表达这种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
(3)杜甫《登高》诗中,借年华衰老、停止饮酒来写自身困境与时局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和氓嬉戏玩耍的情景,与“青梅竹马”一词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的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5)我们经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一文开头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2)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苏子”在抒发了对“水”与“月”的感慨之后,从“变”的角度看待天地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中名句的空缺部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2)远吞山光,_______,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3)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4)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虞美人 ·李煜 》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 李清照》
(6)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 白朴》
(7)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 《念奴娇 赤壁怀古》
(8)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 赤壁怀古》
(9)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八声甘州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 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属于唐朝边境地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语意紧密相承,“老”承“久”,“岁晚”承“天寒”,既交代了此马与自己长期患难相依的关系,又写出了它现在的状态。
B.颈联写此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在我面前温顺驯服虽有改变,但它对我非常忠诚,表达出对病马的浓浓情。
C.同是“沉吟”却意味不同。曹操在《短歌行》中因思慕贤才而沉吟,杜甫因感动于此马为物虽微但对我情意深厚而沉吟。
D.同为“咏物”而视角各异,陆游《卜算子咏梅》运用第三人称,杜诗以第二人称抒情达意,把马人格化,生动而饶有趣味。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杜甫以马自况之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祖恺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剌史。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证等,前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为政,其得民和。
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那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①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还为大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那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深衔之,卒不能伤也。
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就家授太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四十六》)
[注]①纪纲:仆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B.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C.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D.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主簿:职官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
C.建康:六朝古都南京。三国吴时南京称为建业,晋时称为建邺或建康。
D.高帝:谥号名。谥号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加给的带褒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宪之断案如神,获得赞赏。担任建康令,以前官吏不能判决的案件,他轻松解决;只有他管辖的衡阳无诉讼案件,让刺史王奂大加赞赏。
B.顾宪之秉公执法,两袖清风。对于权贵的请托、官吏的贪婪凶残,他不偏袒不纵容:他恪尽职守、清廉节俭,深受百姓爱戴。
C.顾宪之摒弃迷信,擅长教化。衡阳当地有旧俗,百姓一旦患病就认为是先人所为,他晓之以理,“除祟”的恶习逐渐改变。
D.顾宪之刚正不阿,敢作敢当。他上章拆除了宠臣吕文度在余姚营建的豪宅;吕文度回乡葬母,其他那县官员争相凭吊,而他却不理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证等,前令莫能决。
(2)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科斯基12岁时,从书上读到权威人士说人类不可能制造出能悬停在空中的飞机,但他不相信天底下还有“不可能”的事情,制造直升机的梦想在他内心萌发。
1909年,他开始研制直升机,但受当时发动机技术和飞机理论水平局限,直升机根本不可能成功。经过多次失败后,西科斯基不得已停下来,转而研制固定翼飞机。这一放,就是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间,他设计并创造了多种飞机,积累了无数教训和经验。
但西科斯基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1939年,他又回到直升机的研制。不到3年功夫,直升机在空中打转的问题,驾驶直升机飞上了天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