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张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各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C.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D.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盛”。

  • 2、音形/整本书阅读/词语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槁(pù)     龙(jiǎo) 而望(qǐ)     而不舍(qiè)

    B.骥(qí)     (dòu) 以之(yí)     奉承(yú)

    C.三(biē)   文(jiǎo) 廿四桥(yàn)   无的放(shǐ)

    D.沌(hún)   鸽(xùn) 意识(qián) 一破屋(yuán)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 4、选出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A.岁月稠(chóu)   遏(è)止   廖廓(kuò

    B.彳亍(chì chù) 凌(lín)侮   漫溯(

    C.火钵() 长蒿(gāo)   笙萧(xiāo

    D.瓦菲(fēi) 凄婉(wǎn) 忸怩(

  • 5、下列词语注音及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汗颜 shì   忧柔寡断

    B. 雾蔼 ji   动辄得咎

    C.jué   奇葩   波谲云诡

    D.chǎn)媚 搭讪 yàn   渊远流长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一)阅读下列选段,回答下面的小题。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1选文第一节点明事件时间,在最后说“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如此点出时间有什么作用?

    2解释“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句话的含义。

    3本文在交代每一事件的时间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3)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5)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师说》中,韩愈认为从师与年纪大小无关,比自己大的人,只要“____”,就要以之为师;比自己年纪小的人,只要“____”,也要以之为师。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词相呼应。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毛泽东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问 ,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4)《红烛》中,闻一多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峨日朵雪峰之侧》)描写雪峰景象时,先描写太阳彷徨后向山海跃出,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又叠加宏大的听觉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显壮观。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⑵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宋代罗大经称其“一联含有八层意思”。

    ⑶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出一个怀才不遇者浓重的愤懑之气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 ”,以夸张手法描写人行蜀道,手可触摸星辰的情景,表现了蜀道高入云天的特点。

    (2)韩愈在《师说》中,以“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两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士大夫等人耻于从师的心理原因。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正告统治者,收复失地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作者思路急转由梦境到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匠心独运地把无形的离别化为有形,有声,有实的实物。

    (2)《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斥,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①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②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③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④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⑤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A. ①③   B. ④⑤   C. ①④   D. ②⑤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鲤,字仲化,归德人。嘉靖中举乡试。师尚诏作乱,陷归德,已而西去。鲤策贼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杀城中通贼者,严为守具。贼还逼,见有备,去。四十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大学士高拱,其座主又乡人也,未尝以私谒。

    神宗在东宫,鲤为讲官。尝令诸讲官书扇,鲤书魏卞兰《太子颂》以进,因命陈清大义,甚悉。神宗咨美,遂蒙眷。比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进左赞善。每直讲,举止端雅,所陈说独契帝心。帝亟称之。连遭父母丧,帝数问沈讲官何在,又问服阕期,命先补讲官俟之。万历九年还朝。

    明年秋,侍讲学士,再迁礼部右侍郎。寻吏部,左侍郎。屏绝私交,好推毂贤士,不使知。十二年冬,礼部尚书。鲤初官翰林,中官黄锦缘同乡以币交,拒不纳。教习内书堂,侍讲筵,皆数与巨珰接,未尝与交。及官愈高,益无所假借,虽上命及政府指,不徇也。

    鲤素鲠亮。其在部持典礼,多所建白。念时俗侈靡,稽先朝典制,自丧祭、冠婚、宫室、器服率定为中制,颁天下。帝忧旱,步祷郊坛,议分遣大臣祷天下名山大川。鲤言使臣往来驿骚,恐重困民,请斋戒三日,以告文授太常属致之,罢寺观勿祷,帝多可其奏。初,藩府有所奏请,贿中贵居间,礼臣不敢违,辄如志。至鲤,一切格之。中贵皆大怨,数以事间于帝。帝渐不能无疑,累加诘责,且夺其俸。鲤自是有去志。而时行衔鲤不附己,亦忌之。鲤遇事秉正不挠。压于一贯,志不尽行。而是时一贯数被论,引疾杜门,鲤乃得行阁事。云南武弁杀税使杨荣,帝怒甚,将遣官逮治。鲤具陈荣罪状请诛为首杀荣者而贷其余乃不果逮时一贯虽称疾杜门,而章奏多即家拟旨,鲤力言非故事。

    鲤既积忤一贯,一贯将去,虑鲤在,贻己后忧,欲与俱去,密倾之。帝亦嫌鲤方鲠,因鲤乞休,遽命与一贯同致仕。赓疏乞留鲤,不报。既抵家,疏谢,犹极陈怠政之弊。年八十,遣官存问,赉银币。鲤奏谢,复陈时政要务。又五年卒,年八十五。赠太师,文端。

    (节选自《明史·沈鲤传》)

    注:①座主:主考官。②珰:宦官。③时行:指申时行,明代官员。④一贯:指沈一贯,明代官员。⑤赓:指朱赓,明代官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鲤具陈荣罪状/请诛为首杀荣者/而贷其余/乃不果逮

    B.鲤具陈荣罪/状请诛为首/杀荣者而贷/其余乃不果逮

    C.鲤具陈荣罪/状请诛为首杀荣者/而贷其余/乃不果逮

    D.鲤具陈荣罪状/请诛为首/杀荣者而贷/其余乃不果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礼部掌管文教、礼仪以及负责部分对外事务。主要负责接待外宾、筹划典礼、办立学校、进行科举考试等等。

    B.讲官是指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即为皇帝进讲经史之官员。也指东宫侍讲官员。

    C.文中“擢”“迁”“改”“进”“拜”都是官员调任,其中“擢”“迁”“改”“进”为升职,“拜”为平调。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鲤颇有远见。师尚诏作乱,攻占归德又向西逃去后,沈鲤估计贼人还会再来,禀告驻守大臣严加防守,后贼人果然返回。

    B.沈鲤关注民生。在皇帝因担心旱灾而想要派遣大臣到全国的名山大川祈祷时,沈鲤怕增加百姓负担而向皇帝进谏。

    C.沈鲤正直光明。起初,藩府有事奏请,贿赂得势的宦官为援,礼部大臣不敢违背,总是满足他们的想法。到了沈鲤执政时,一概革除。

    D.沈鲤忠君爱国。八十岁的时候,皇帝派遣官吏探望他,赏给他银两,他上奏答谢并极力陈述懈怠政务的弊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高拱,其座主又乡人也,未尝以私谒。

    (2)时一贯虽称疾杜门,而章奏多即家拟旨,鲤力言非故事。

    【5】沈鲤在礼部主持典礼,有哪些建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高中生活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请以“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抒写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