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一致的是( )
A.不吾知也
B.百姓之不见保
C.何厌之有
D.夫子之谓也
2、下列选项中关于划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久假不归(借) 一文不名(占有) 计日程功(获取)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拜访)
B. 因人成事(依靠) 俾众周知(使) 博闻强识(记) 破荆州,下江陵(攻克)
C. 不赞一词(添加) 大放厥词(代词) 不虞之誉(料想、意料) 知不可乎骤得(突然,马上)
D. 色厉内荏(软弱) 功败垂成(倒下) 不逞之徒(得志,如意) 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
A. 佚之狐言于郑伯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以其无礼于晋
D. 夫晋,何厌之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等,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属于儒家学派。
C. 《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文学家。《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找史铁生
陈村
①我在新年的头上专程去了一次北京,为的是和史铁生做个谈话,用在《收获》的专栏上。本来早该去了,因为年底忙乱,因为他和我的身体都要挑一个恰当的时候,还因为我说的等2001年再去,飞机栽下来也是21世纪的作家啦。反正我是去了,谈了,回来了。
②我和史铁生谈的话题是“生存还是不生存”,也就是“爱与死是永恒主题”中的那个“死”。我相信我俩对死的心要比别人多一些。去的那天正好是他生日,本来要打开的话头因客人的来访未能展开。那样也好,死总是排在生的后面的,明天再谈。当日晚上我们去一个叫孔乙己的饭店吃饭。在中国式的环境中,祝贺一声他的50大寿就开始吃了。他那天抽烟,喝一点点酒,说一点点话。他说一上午不敢动弹,把精力攒下来了。
他说要健康不说长寿了吧。
③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看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④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⑤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了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⑥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来越狭隘。他肾亏却没有阴湿之气。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
⑦我最后想说的是陈希米,他的妻子。她是“我们上海人”,在北方久矣。我永不能忘记的是她的笑,那是天使的笑容。天使的笑,是那种忘忧的笑,忘我的笑,来去自由的笑,让看见的人也喜悦地笑。没人比她笑得更美好。我看资料,孩子可以一天笑上150次,成人可以一天不笑一次。她常常笑着,灿烂又本分地笑着。有了她的笑,那个凝重的50岁的史铁生再没有装扮殉道者的理由和必要了。生活就是这样,一会儿笑盈盈,一会儿沉甸甸。
⑧我这次去北京,是由妻子陪同护送的。也许下次到北京去见史铁生,我也要坐个轮椅了。我们将讨论轮椅的牌子,谈论足球的伟大,言说一些好笑的事情。我可以负责地说,本人即便已经坐上轮椅,依然可以春心荡漾,可以不依不饶,可以尖酸刻薄。当然,更可以在一个个深夜,摆放好自己,默读史铁生的文字,感受生的气息。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作者拜访史铁生的缘由,在简洁的叙述中,可知作者身体也出了状况,作者对自己身体和未来生活有一丝隐忧。
B.很多人只阅读了史铁生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作者认为,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地理解史铁生。
C.第⑥段中“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一句,表明作者对生命是灰心和绝望的,只能强作欢颜来掩饰。
D.在作者看来,史铁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文字,更在于他面对磨难的乐观态度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这些给了作者深刻的启发。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去找史铁生”有哪几层意思。
【3】文章第⑦段插入了对史铁生妻子陈希米的笑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诗人醒悟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尚可把握。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谴责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苛刻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行健,____________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自然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了月夜泛舟的具体感受,又以泛舟的从容之举,象征着对群小进谗、众口铄金的世俗风气的蔑视,显示了“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气魄。
9、按要求填空。
⑴_________ ,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⑵________________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苏洵《六国论》)
⑶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极写阿房宫的占地广且巍峨高大。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文章一开篇,魏征就用生活中的木与水作比,是为了向唐太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信中的“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为生事。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
(1)《沁园春·长沙》中写江水清澈,船儿争流的两句是:——————,——————-。
(2)《荆轲刺秦王》中写太子和宾客送别荆轲的两句是:——————,—————-—。
(3)《纪念刘和珍君》中写惨象和流言让人不忍视闻的两句是:—————, ——————。
(4)《论语》中孔子说与哪三种人交往是有益的:—————————,————----------。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儿子①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②,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③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④。
【注释】①示儿子:教导儿子。②亦奚异:指又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分别呢?③最亲切处:指最亲密、最关心、最重要的地方。④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为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首联诗人问儿子用什么方式回报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由己及人自然引出下文对儿子的谆谆教导。
C.诗人认为无论“为农”躬耕乡野、侍奉双亲还是“为士”造福百姓、报效国家都要做到“不欺”。
D.诗人先说包罗天下大道的“六经”是读不完的,却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言行前后矛盾。
【2】王子文曰:“陆放翁之家风,其出于此乎?”请简要概括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教导儿孙后代的。
13、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取材于《汉书》)
注释: 缑氏:县名。 将漕:办理漕运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输家财半助边 输:捐献
B.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 见:被
C.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匿:隐匿
D.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 报:报复
【2】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B.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C.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D.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品德高尚但不善于表达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封他为中郎官。
D.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4】翻译选文中划线句子
(1)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2)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3)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家境贫寒的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今年高考以568分考入了南京邮电大学。8月19日她接到一骗子打来的诈骗电话,声称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要发放给她。由于处世未深,女孩被骗走了一家人省吃俭用攒下的9900元学费。在和家人到派出所报案回来的路上,女孩心脏骤停,后经医院两天的全力抢救,最终还是离开人世。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