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1) ,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2)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 (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 (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凭借过人的智勇,蔺相如不孚众望,终能完璧归赵,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其抗节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亦为后人所称颂。
B. 如果有人拖欠格斯拉几双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理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把自己的脚伸到他面前,那就不免有点儿太不应该了。
C. 历史总是存在着诸多缺憾,譬如贤达胜士众多,但湮没无闻者亦众多,所以古今文人墨客对此多有感慨。
D. 在“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的季节,杭州部分地区竟然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雪花,又作东风十日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B.中国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19日出炉,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际,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难能可贵,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C.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使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下列各项中填在横线上最得体的一项是( )
某校学生吴笑天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校长在国旗下讲话时向全校师生介绍说:“ 。”
A.笑天同学忝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文学领域的佼佼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也是敝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
B.笑天同学忝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文学领域的佼佼者。这是他笔耕不辍的结果,也是我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
C.笑天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我校学子的骄傲。这是他笔耕不辍的结果,也是敝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
D.笑天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我校学子的骄傲。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也是我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
5、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越国以鄙远
C. 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词典的故事
阿来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复式教学的小学。
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还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的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时,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照片。这个消息早在一两个月前,就由老师告诉我们了。然后,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当时对我们来讲意味着远方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们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
第一个节目是照相。那些少年伙伴,都跟我一样,瞪大了双眼,显出局促不安,又对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的样子。照完相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迄今为止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而我走向了另一个方向的新华书店。
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精装的毛主席的书,还有马克思、列宁的书。墙壁上则挂满了他们不同尺寸的画像,以及样板戏的剧照。当然,柜子里还有一薄本一薄本的鲁迅作品,再加上当时流行的几部小说,这就是那时候新华书店里的全部了。不像今天走进上千平方米的大型书城里那种进了超市一样的感觉。我有些胆怯地在那些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然后,在一个装满了小红书的柜台前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从一大堆毛主席的语录书中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语录书差不多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和一个伙伴,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我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这书不卖给学生,再说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这种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流下来了。因为我心里的绝望,也因为恨我自己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父亲性格倔强,他也一直要我做一个坚强的孩子,所以我差不多没有在人前这样流过眼泪。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又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而今天,看到新一代的青少年面对日益丰富的精神食粮,好奇心却完全表现在与知识无关的地方,心里真有一种痛惜之感。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面对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却失去了好奇与珍重之心。就算社会的物质生活很丰裕,我仍然觉得像生活在精神一片荒芜的以前。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大的一笔钱”体现了“我”对那一块钱的珍惜,为下文买心爱之书做了铺垫。
B.“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主要反映了新华书店装修考究、干净时尚,深得“我”的喜欢。
C.“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中的“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D.“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又冰凉的玻璃”写出了“我”对那本词典可望不可及时的失落与伤心。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小时候一直渴望有一本词典,利用照毕业照的机会,到15公里外邻镇的新华书店好不容易买到一本词典的经历。
B.文中的“我们”照相时“瞪大了双眼,显出局促不安,又对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的样子”与文中“乡下的孩子”相照应。
C.本文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方式,刻画了营业员认真负责又和善慈爱的形象,让“我”觉得她特别漂亮。
D.本文以“词典”为线索,以物质贫乏的时代为背景,讲述“我”买书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读来让人心生感慨,掩卷长思。
【3】“我”购买词典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名句默写。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求。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是千古名句,构写秋天萧瑟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象,集中体现了“悲秋”的典型特征。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2)《赤壁赋》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生动刻画了他们犹豫彷徨的处境与心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夔州峡口秋江景物特点,映衬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道出既表现全诗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中,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眼中的天姥山巍峨险峻,气势非凡。
(2)《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高到低描绘了一幅秋高风急、猿悲鸟飞的秋江图,意境苍凉广阔。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夸张、比喻,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写赤壁古战场地形险要,江水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描摹琵琶乐音达到高潮,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表达了当年刘裕北伐的非凡气势。
(6)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7)《沁园春·长沙》上阕着重写景,首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8)《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 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③《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④《记念刘和珍君》中既是对反动统治发出警告,更是对后起的奋进青年发出召唤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⑤《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尹潜感怀
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注】①陈与义,南宋诗人,少即有才名。此诗写于1129年,诗人遭受贬谪,仍未复官,
又因金兵南下,连陷三州。故避乱江汉,转徙湘湖。②金兵南犯,南宋政府对定都何处存在争议。
【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表达了他为自己是一个有国家的人的幸运之情。
B. 颔联用借代的手法。“翠华”是皇帝仪仗队中用翠鸟羽做的旗,常用来指皇帝:“白羽”指白羽扇,古代将军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
C. 诗人用“风尘”比喻战乱,与戴叔伦诗句“山中旧宅无人往,来往风尘共白头”中“风尘”之意相同。
D. 颈联上句言五年间国多战乱,下句叹万里路奔走江湖,两句形成因果关系,对仗工整,一气呵成。
E. 尾联中“共说”一词照应文题,表明作者与尹潜定都南京的主张一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客人之短。 武帝为晋王,以玄为散骑常待。及受禅,进爵为子,加驸马都尉。。
帝初即位,广纳直言,开不讳之路,玄掌谏职。上疏日:“臣闻先王之临天下也,明其大教。长其义节,道化隆于上,清议行于下,上下相奉。人怀义心,亡秦荡灭先王之制,以法术相御、而义心亡矣。今陛下圣德,龙兴受禅,弘尧、舜之化,开正直之路,巨咏叹而已,将又奚言! 淮未举清远有礼之臣,以敦风节;未退虚鄙,以惩不恪,臣是以犹敢有言。”诏报曰:“举清远有礼之臣者,此尤今之要也。”乃使玄草诏进之。
玄复上疏时:“臣闻尧舜五臣,无为而化,用人得其要也,天下群司猥多,不可不审得其人也。不得其人,一日则损不赞,况积日乎! 臣闻先王分士农工商以经国制事,各一其业而殊其务。汉、魏不定其分,百官子弟不修经艺而务交游,未知茌事而坐享天禄; 农工之业多废,或逐淫利而离其事;徒系名于太学,然不闻先王之风。今圣明之政资始,而汉、魏之失未改。臣以为亟定其制,通计天下若干人为人士,足以副在官之吏; 若干人为农,三年足有一年之储;若干人为工,足其器用。若干人为商贯,足以通货而已。计人而置官,分人而授事,士农工商之分不可斯须废也。此皆事业之要务也。”书奏,俄还待中。
秦始四年,以为御史中丞。五年,迁太仆。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御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虽不尽施行,而常见优容。特司隶校尉。
咸宁四年,卒于家,年六十二,谥日刚。其后后追封清泉侯。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博学善属文 属: 写作
B. 天下群司猥多 猥: 众多
C. 先王分士农工商以经国制事 经: 治理
D. 百官子弟不修经艺而务交游 务:一定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晋武帝刚即位,就广开言路,展现山贤主明君的雅量,傅玄上疏给他,他在肯定了傅玄上疏意见后,让博幺草诏进呈。
B. 傳玄上疏时能讲究方法:他一般先说先王贤君的做法,接着肯定、赞关现下君主的德行、功绩,最后才提出中肯的建议。
C. 秦始五年,傳玄任太仆。当时国家连年战败,羌湖侵扰边境,皇帝下诏让公卿公商对策,博玄所提的建议大多被施行。
D. 傳玄为人刚强正直,不能宽容别人的过失,六十二岁那年去世后,朝廷根据他生前的主要表现,赐予他“刚”这一谥号。
【3】把文中面线的句子题译成现代汉语。
(1)淮未举清远有礼之臣,以敦风节;未退虚鄙,以惩不恪。
(2)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虽不尽施行,而常见优容。
【4】根据文章,简要概括傅玄两次上疏的主要内容。(答案不超过20字)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人性的光辉常常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身边人物的身上闪现。
请从生活中取材,以“人性的美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记叙文。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