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芜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 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B. 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 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D. 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超市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周年庆典,欢迎光临,我们有最低折扣,这是你的荣幸。”

    B.张强在讨论会上说:“作为这个行业的参与者,各位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定会鼎力相助。”

    C.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

    D.重阳佳节将至,我代表家父、家母真诚邀请伯父、伯母在适当的时间到寒舍做客。

  • 3、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立志革命的人绝不能__________,寸功不展。

    (2)消防演习告诉我们,一旦受到火灾的威胁,不要__________,而要选择好逃生路线,理智应对。

    (3)国庆期间,许多老将军相聚北京,共同回顾创业初期的那段__________。

    A.蹉跎岁月  不知所措  峥嵘岁月

    B.蹉跎岁月  惊慌失措  峥嵘岁月

    C.峥嵘岁月  惊慌失措  蹉跎岁月

    D.峥嵘岁月  不知所措  蹉跎岁月

  • 4、下列内容是关于对联常识的叙述, 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 形成于唐宋, 盛于明清。

    B.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字数多少无定规, 但要求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 结构相当; 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 平仄协调是指平仄相异, 达到声调的和谐。

    C.对联无论长短, 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D.对联书写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 中间不加标点符号。张贴时, 要按照传统习惯, 上联在左边, 下联在右边, 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 5、对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分类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⑤不拘于时 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⑦微斯人,吾谁与归 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⑨师不必贤于弟子

    A. ①④/②⑦⑧/③⑤⑨/⑥

    B. ①④/②⑦/③⑨/⑤/⑥/⑧

    C. ①④⑥/②⑧/③⑨/⑤/⑦

    D. ①④⑥/②⑧/③⑤/⑦/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山本》是作家贾平凹的又一部扛鼎之作。小说从以秦岭深处一个名为涡镇的小镇为开始,讲述了杨家棺材铺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胭脂风水宝地,被不知情的公公赠与井宗秀葬父后竟使涡镇的世道完全改变,从而引发了一幕幕激烈动荡的战争,逛山、刀客、土匪,游击队等多股势力一时间 ,割据各方不断厮杀,同时井家兄弟之间的特殊关系与阮家族群的   仇恨也在特定的时期与地点中变化升级。

    甫一进入《山本》的世界,(   )。贾平凹写人状物的才情得到了可谓 的发挥。他写陆菊人眼中的自然物色,写涡镇所以得名的涡潭的奇待景象,无不充满象征意味。

    当岁月悠然进去之后,“一切成为历史”,秦岭的历史人事,实为“巨大的灾难”,却也是“一场荒唐”。若干人事所构成的历史终将   ,秦岭却“什么也没改变,依然山高水长,苍苍莽莽”。《山本》写历史,写宏大历史中的各类群体、不同阶层,以及个人命运兴衰际遇、起废沉浮、悲欢离合,却不能将之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小说”。若费力考证其中涉及的历史史实,并以“史实”为依据质疑《山本》历史叙述的合理性,则不免胶柱鼓瑟、缘木求鱼,失之偏狭。

    1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 小说从秦岭深处一个名为涡镇的小镇为开始,讲述了杨家棺材铺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胭脂风水宝地,被不知情的公公赠与井宗秀葬父后竟使涡镇的世道完全改变,从而引发了一幕幕激烈动荡的战争的故事。

    B. 小说以秦岭深处一个名为涡镇的小镇为起始,讲述了杨家棺材铺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胭脂风水宝地,被不知情的公公赠与井宗秀葬父后竟使涡镇的世道完全改变,激烈动荡的战争的故事。

    C. 小说以秦岭一个名为涡镇的小镇为起始,讲述了杨家棺材铺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胭脂风水宝地,被不知情的公公赠与井宗秀葬父后竟使涡镇的世道完全改变,从面引发了一幕幕激烈动荡的战争。

    D. 小说从秦岭深处一个名为涡镇的小镇为起始,发生了杨家棺材铺童养媳陆菊人从娘家带来了三分胭脂风水宝地,被不知情的公公赠与井宗秀葬父后竟使涡镇的世道完全改变的故事,从而引发了一幕幕激烈动荡的战争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富有象征意味的细节洪流即迅速吸引了我

    B. 迅速沦陷于其富有象征意味的细节洪流

    C. 即迅速被其富有象征意味的细节洪流所吸引

    D. 吸引了我的,是其富有象征意味的细节洪流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起云涌  刻骨铭心  淋漓尽致  烟消云敢

    B. 方兴未艾  没世难忘  酣畅淋漓  烟消云救

    C. 方兴未艾  刻骨铭心  酣畅淋漓  销声匿迹

    D. 风起云涌  没世难忘  淋漓尽致  销声匿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保守派主张的论证立足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用鸟和鱼来比喻,表达了自己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4)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草,最终却“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是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在《琵琶行》中借月这一自然物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的是“____________”。也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境的是“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3)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

    (5)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7)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8)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近。

    (2)《琵琶行》中诗人在音乐暂停后,表现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给自己带来独特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 ”一句写行人面对路途的艰难、山的高危,只好手按胸膛而无可奈何。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大风登城书雨

    陆游

    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①香。

    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②。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①金猊:香炉的代称。②河湟:黄河和湟水,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的前两句紧扣“风”来写,“横吹”“僵”等词形象写出了风的大和寒。

    B. 第七、八句写精美的丝织品围在墙上,微弱的风无法吹动香炉中的香烟。

    C. 第九、十句呼应标题中“登城”二字,由前面几句的写他人转到写自己。

    D. 整首诗巧妙地运用对比、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艺术表现力。

    2同样是写志向的诗,陆游《大风登城书雨》与严武《军城早秋》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严武《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梃:木棒。②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天子和各国承认其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魏国自称晋国。③耨:锄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秦始皇之前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被封为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B.“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孔子赞成用俑殉葬,“始作俑者”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D.“仁”是中国古代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

    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C.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

    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的结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5】翻译下面句子。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事,可能是欣赏一朵花一首歌,可能是被粗糙但温柔的手轻轻抚摸,可能是知己的月下倾谈,可能是对头的握手言和,可能是一次壮举,也可能是一件平凡的小事……

    请以“美丽”为题,记叙一件和美丽有关的事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