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小张啊,凭咱们这么近的关系,你就不要客气,有什么要请教的,可以随时来找我。
B. 王馆长,原定下午去贵处谈参观一事,因事不得不改期,何时再去,另行商量。
C. 小李对他的对手小刚说:“明天下午的比赛十分关键,到时候还请你多多承让哦。”
D. 本人昨日不慎于上学路上丢失《平凡世界》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
B.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豪放派一代词风。其诗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C.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曾多次游览赤鼻矶,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D.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又能从苦闷中摆脱出来,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其时,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是功劳大的分的土地多,爵位就高。
B.“寡人”是古代君王、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后来成为秦始皇一人专用,再后来平民也能使用。
C.“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办事官吏的敬称。
D.“大夫”是官职名。古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也是一般任官职者之通称。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侯秦伯围郑”中,“侯”“伯”是古代爵位的名称,我国古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B. 在“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一句中,“郎中”的含义是宫廷侍卫,今天“郎中”一词仍然是卫士的意思。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相传作者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D. 我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荆轲刺秦王》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5、下列加点词的意甩,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④后秦击赵者再
⑤其实百倍
⑥裘马扬扬
⑦可谓智力孤危
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⑥
B.③⑥⑧
C.①⑦⑧
D.④⑥⑧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赳赳老秦
油灯忽闪,一条黑影已站到大帐之内。
我大骇,喇地抽出腰刀,厉声喝道,谁?
来人微微一笑,盂将军,无须惊慌,我是咸阳派来的救兵。
我忙唤卫兵,燃亮璧灯。
面前就一老者,身穿交领窄袖长衫,头包方巾,儒雅中透着刚毅。我验过手信,不假,确实是咸阳来的。
兵呢,来了多少?我抬头向帐外张望,天已蒙蒙亮,除了站岗放哨的侍卫,看不到其他人员。兵呢?我又问。
就在你眼前啊。老者笑容不变,双眼直视着我。
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要和匈奴人打仗的。
我知道,你已和匈奴打了两次仗,一次小胜,杀敌八十,自损二十。一次平手,双方各有伤者,没有死亡。十天前,匈奴增兵万余人,你只有一千多,故退守上郡,依靠城垣坚固,闭门待援,请王派兵。
这老头,知道的事还不少。可我没心情夸他,我要的是兵。没有兵,上郡难守,咸阳也将遭到威胁。
兵呢?我提高嗓门,明显充满火气。
就在你面前。老者不再笑,很严肃地回答。
就你一个人?是。
你来救我们?是!
按手信上的命令,老者是我的上司,我归他管辖。我这样咄咄逼人,他分分钟有斩杀我的权力。想到这一点,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孟将军,老者说,依我三天的观察,你现在缺的不是士兵,是士气。
士气?面对十多倍于我的匈奴,没有足够的兵马,我们只有傻气。要知道,匈奴人骑马,很多都不配鞍的,那屁股就像长在马背上一样。人马一体,自由伸缩。手中挥舞的穹刀,呼呼生风,要多快有多快,让人不寒而栗。
老者说,看来,你还是没有醒悟。现在天也快亮了,你带着手下的将领和亲兵扮演匈奴,我是大秦士兵,咱们来一场较量如何。
你一个人?是的。
我手下有六员大将,八名亲兵,再加上我,可有十五人啊。这老头,难道真的身怀绝技?我从上到下再三打量他一番,那神态、那筋骨,怎么看都不像“练家子”。
孟将军,现在我命令你,带上人跟我来后山。老者不怒自威,说完走出大帐。
我让卫兵火速叫齐众人。首先来到大帐的是李岩,他是我最得力的干将,骁勇善战,曾单人独骑杀出匈奴的包围。我把刚才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他说已观察我们三天了?是的。
他进到大帐之内,你竟然没发觉?是的。
李岩的两个反问,让我头皮阵阵发麻,不由得冒出冷汗。李岩说,这位老者不简单。来到后山,老者已摆开阵势,他手中竟然拿了一根木棍。老者说是单打,还是群上?这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一抽腰刀,就要上前。李岩一把扯住我。老大,他可是我们新来的头啊,敢这样单挑我们,必有撒手锏。要不,我先上,你也好有个退路。
李岩放下长矛,也折了一根木棍。老者说,听清楚了,规矩是戳到为止!现在开始。老者边说话,身子边往前欺,已接近李岩,手中木棍迅速前伸,一下子就戳到了孪岩的胸口。李岩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输了。
你这叫偷袭,不行,重来。李岩不服气。
老者抬起木棍打到李岩嘴巴上,战场允许你重来吗,你这个死人。鲜血顺着李岩的口角流下来,李岩倔强地抬起头,双眼冒出怒火。
不服气是不?好,你们一起来。扰我边塞,杀我民众,今天不把你们碎尸万段,我死不瞑目。老者越说越激昂,木棍再一次打在李岩的脸上。
李岩怒不可遏,扭头吆喝一声,兄弟们,上!
这次,老头撒腿往后撤。
想跑,没门。除了我,大家嗷嗷叫地冲上去。然而,才跑出四五步,猛听得轰隆一声响,我的手下全部落入陷阱内。原来老者早在道路中间做了手脚。他一人跑过,陷阱的覆盖物还能够支撑。可我的将士一起过去,必定全军覆没。难怪,他敢单挑我们一群人。难怪,他选在天刚亮时分。难怪,他有意这样激怒我们……
见众人落入陷阱,老者抡起棍子向我冲来。老者边冲边大声高歌:赳赳老秦,如日方升,保国安民,不惜生命。我若后退,子女何存,父母何生?老者字正腔圆,铿锵之力穿越层林,群山回应,如同裹挟着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我呆若木鸡,心中一片茫然。老者毫不客气,抡起棍子向我打来。一下,二下,三下……疼痛赶走麻木,羞辱激发血性。我本能地挥出手去,原本想斩断他的棍子,没想到,弯刀一个上擦,却插进了老者的胸膛。
老者看着我,脸上带着笑,断断续续地说,孟将军, 。
从陷阱里爬出来的众人,围在老者身边,哭成一团。
(原载《小说月刊》,有删改)
【1】请概括文中老者的人物特点。
【2】请阐释标题的作用。
【3】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充合理的文字,使作品结尾更能突出主题。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2)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8、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对师生关系结论性概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克强在大学生座谈中,引用了《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大学生一定要重视积累,没有积累,就不能达到诗和远方。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写巨大的声响震荡着岩石、泉水、森林、峰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乎一朝一夕,我们可以引用秦观的《鹊桥仙》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3)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下列名句各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吾师道也, !
(3)举酒属客, , 。
(4)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水边偶题 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②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召公。③蒙邑先生:庄子。
【1】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颈联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6分)
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2】下列对文中所涉及划线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文中“不知翰林至此”,此处应指“翰林学士”,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
D.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4】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部队制定了这样一个方案:对于出色完成任务的新兵,给予热烈地表杨;对于表现很差的新兵,给予严厉地批评。结果发现,新兵在受到批评后很容易进步,而在受到表扬后往往做得更差。
卡耐基说过:“人生来就是喜欢被人称赞的,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表扬与批评,哪种方式更利于人的成长?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评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