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天津地铁6号线金钟街站主体建成,通车后不仅可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B.根据北京市环保局抽测结果显示,运行里程数超过30万公里的出租汽车排放超标率达到80%~90%。
C.季羡林先生不问名利,一心一意做学问,专心致志治国学,谁也不能否认先生是青年学者之楷模。
D.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全球华人共同纪念这位世纪伟人。
2、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字音】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蔡邕(yōng) 记载(zǎi) 周髀(bì) 相形见绌(chù)
B.郗萌(xī) 安谧(mì) 眼瞀(mào) 重差(chóng)
C.七曜(yào) 覆槃(pán) 日晷(guǐ) 四(tuí)
D.丧失(sàng) 刘焯(zhuō) 祖暅(gèn) 圭臬(guī)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继承与革新等关系,构建了宏大而________的文论体系,初步________了我国文学史观,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前所未有的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我们现在进行文学创作、文艺批评研究的________的理论依据。
A. 紧密 确立 首当其冲 B. 紧密 创设 不可或缺
C. 缜密 确立 不可或缺 D. 缜密 创设 首当其冲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三秋桂子 三秋:三年
B. 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 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状况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工尺谱是世界上最平的乐语之一,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语,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把转瞬即逝的声音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工程。为记录声音,古代的中国人尝试了多种方式,寻找到多种途径,创造了多种乐谱。这些乐谱应当与方块字、造纸木、即刷木一样,是让中国人感到自象的伟大创造。
千百年来音乐家一直在不断追求和完善乐谱这一用平面图形表达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体系。古今中外, 贯穿乐谱中的基本元素是数字。五线谱依据五条横线的高低,表示声音高低。简谱以数字排序,表式声音高低。西方唱名法(do re mi fa so la si)采自一首赞美诗每个诗句的第一个音节,这是外国乐谱的情况。中国人用汉字表送音高,历史上把乐谱符号,称为“谱字”。工尺谱字,是否也是数字呢?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一眼便知的数字有:一、四,五、六,其他符号,也同质同构,源于数字。
在20世纪西方乐谱大面积传播之前,工尺谱使用甚广,申国戏曲的主要记载方式就是工尺谱。清乾隆六年(1741),由清庄王允禄编篆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共收录4466首曲谱,是记录戏曲音乐最丰富的资料集。清代“贮香主人”于1821年辑录的《小慧集》 ,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的文献,其中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民间器乐的主要记录形式也是工尺谱,大家熟悉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乐,冀中音乐会,江南丝竹等,都是采用工尺谱记录。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和父辈租传的曲本,辗转续抄,代代相传。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不但宫廷,寺院传抄,市并、乡村也传抄,而且民间抄本比宫廷藏本保存得更好,流传得更广。
20世纪,传统文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线谱与简谱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形式,工尺谱被驱除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甚至连其名称也已退出大部分人的记忆。21世纪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从20世纪现代学堂明令禁用工尺谱,到今天专业音乐院校学生跟着民间乐师咿咿呀呀地韵唱工尺谱,历史已经大翻转了!“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古老乐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则说明人们对工尺谱的态度已发生了逆转。没有谱本,无以为凭,作为“非物项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声音也就不易传播。乐谱是话语权之所在,代表了书写,代表了传统,代表了师承。于曲目,它是保存乐曲的传媒;于乐器,则是按谱用字的依据;于乐师,则是代代相承的脉络;于乐壮,则是凝聚维系组织的象征。正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所言,出版《中国工尺谱集成》 ,不仅对营造全社会注重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作用,还将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远的彩响。
(摘编自张振涛《工尺谱:让传统音乐有“谱”可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工尺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乐谱,是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
B. 工尺谱同简谱一样,也贯穿了数字这一基本元素,常见的十个谱字由数字和源于数字的符号构成。
C. 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的清代文献《小慧集》,是迄今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记录古代歌曲的文献。
D. 《中国工尺谱集成》一书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介绍了工尺谱的“前世今生”,并以此呼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文章第二段通过中西方乐谱的比较,详细论证了中西方乐谱符号构成和来源的异同。
C. 文章指出了工尺谱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甚广,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大量例证。
D. 文章最后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工尺谱对于传统音乐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间乐师辗转续抄、代代相传的工尺谱,能为音乐学家了解民间器乐提供重要的历史信
B. 20世纪西方乐谱在我国大面积传播,工尺谱被驱逐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可见某些传统文化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C. 21世纪,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工尺谱,不但不再被视为“落后”,反而被视为古老文化的象征和文化的品牌。
D. 如果没有工尺谱,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一些古老乐种也就不易传播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没有功德,“______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心理。
(2)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9、文中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月夜之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为了“义”,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穷人感激接受了,孟子用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行为的本质,即“_____________”。
(2)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比喻修辞描写初春小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3)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大量知识,我们可以用《劝学》中的行路之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表示对权势者的轻藐与鄙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想象行人在蜀道上可能见到的风物,连绵的山峰之高“________”,声音嘈杂的分布_____。
(3)《琵琶行》中,歌女在多次相邀的情况下出场的情状是“________”,而一曲演奏完,以“________”一句“红”“月”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酣畅回味的广阔空间。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剪梅
(宋)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①,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注)①经量:大量土地。南宋度宗时宰相贾似道推行所谓的“经界法”,经界丈量农民的土地,按田亩收税。
【1】此词从题材上来说,是一首讽喻词。此词讽刺了贾似道的飞扬跋扈,讽刺了臣僚的____________,讽刺了醴陵太守的______________。
【2】讽刺艺术是此词的特色,试赏析其讽刺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 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
注释: 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1】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B.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C.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D.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2】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奔:飞往
B.言:说
C.和:和气
D.伐:砍
14、按要求作文。
2021年2月12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之后立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节目展现了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是传递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