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写在下列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这来的便是闰土。_______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_______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_______变作灰黄,_______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_______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A.虽然 但 已经 而且 也 B.即使 但 已经 尚且 又
C.虽然 但是 已然 尚且 也 D.即使 但是 已经 而且 又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国奥足球队1:3输给卡塔尔国奥足球队后,主教练傅博神情严肃,对球员 ,告诫他们后面两场要吸取教训,争取两场全胜出线。
②所谓“名校”,总能让人处于 的环境里,在聆听中思想,在思想中创造,在创造中享受。
③唐弢在《琐忆》中写道: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 的感觉。
A.耳提面命 如坐春风 春风化雨
B.耳提面命 春风化雨 如坐春风
C.春风化雨 如坐春风 耳提面命
D.春风化雨 耳提面命 如坐春风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言七言的区别,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_____。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____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_____,铿锵成韵。
A.泾渭分明 发扬踔厉 轻重缓急
B.大相径庭 秣马厉兵 抑扬顿挫
C.泾渭分明 秣马厉兵 轻重缓急
D.大相径庭 发扬踔厉 抑扬顿挫
4、下列句子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致橡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给橡树”,而是写给自己心目中的恋人的。
B. 诗歌中的木棉树很美,但也只是高大的橡树的一个陪衬。
C. 诗歌中所歌颂的爱应该是互相尊重、心心相印,而又各自保持着独立的个性。
D. 《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世世为洴澼絖:从事
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买
③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击破
④魏王贻我大瓠之种:遗留
⑤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同“皲”,皮肤冻裂
⑥客得之,以说吴王:同“悦”,高兴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听海的心
迟子建
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幅庄严的姿态。
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摒弃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亮的。
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苍桑的听海的心!
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样,与我紧紧相拥。
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作彩云了。而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的少女的灵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转换,难解难分!听过这样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觉,怕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虽然树能招来美丽的鸟儿,河流里有色彩绚丽的鱼,但我更爱家人,更爱我家中院子的狗!当春风折断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开了!雪化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也就结束了。人们不必居于屋内,用故事打发长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一切可食之物,野菜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在用脚翻阅大自然的日历时,认知了自然。我们知道采花时怎样避开马蜂的袭击,又不扫它的兴;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时,怎样用镰刀头敲击铁桶,赶走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时,怎样把它甩开;知道从山里归来时,万一身上被蜱虫附着,怎样用烧红的烟头把它们烫跑。
热爱大自然的人,一定会记得雷切尔.卡森的名字。她的不朽之作《寂静的春天》,是这位伟大女性,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钟,她是环境保护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她的《惊奇之心》,像一座魔法小屋,吸引你走进,不忍离去。雷切尔.卡森曾说,假使她对仙女有影响力,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源泉。
雷切尔·卡森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半个世纪了,但她的作品带来的潮汐,一直回荡在我们耳畔,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看一眼头顶的月亮,让我们能够满怀柔情,把一颗清晨的露珠当花朵来看待。看到她用朴素纯净的文字勾勒的那片缅因州的海,我蓦然想起了在都柏林海湾相遇的那位看海的盲人老妪,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观海者,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我心中,她们同样的清癯、内敛,同样的骄傲和高贵!
雷切尔·卡森是大自然的修士,把芬芳采集,播撒给世人。所以她的音容失明于这个世界了,但她作品的光辉,从未落入黑暗之中。
我们在捧读她著作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她那颗勃勃跳动的听海的心!
(选自《青年博览》2017年第19期)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沓 一幅 老妪(yù)
B.伫立 咫尺(zhǐ) 祈祷(qǐ)
C.苍桑 摒弃(bǐng) 清癯(qú)
D.静谧 幽怨 蓦然(mò)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对母子的动作、神态做了精细地描写,以中年男人精神的萎靡来反衬盲人老妪精神的昂扬,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B.文章说“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这一思想洋溢着“万物有灵”的神秘气息,给本文带来了瑰丽的神话色彩,令人神往。
C.文章看似散漫,其实匠心独运。从都柏林的海湾到作者故乡的雪原,再到那片缅因州的海,文笔酒脱自如,而精神贯通,充分体现了现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D.文章语言朴实,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起,娓娓道来,将诗性与智行有机结合,细腻而又张扬。
E.作者认为,拥有一颗“惊奇之心”,能够永远有效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源泉。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描绘童年的“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
【4】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横线句子。
【5】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听海的心”的意蕴。立足文本,联系现实, 谈谈你对“人与自然”的认识。
7、(题文)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历史典故,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古人那样建立一番伟大功业的心愿。
(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优美风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句)
(1)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3)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5)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无衣》中表现战士们同穿战袍、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警示当朝统治者,如果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将重蹈秦灭亡之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凄苦冷清,又写出了作者不能与妻子互诉衷肠的悲哀。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穷则独善其身”是许多封建士大夫的信条,而范仲淹却在《岳阳楼记》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认为即使不得志也应心忧君国之事。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设问句以景结情,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3)《荀子·劝学》中,用“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用“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①
张九龄
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
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
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
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注:①诗人曾被贬到南昌,此诗写于重获起用返回广东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归”字扣题,描绘诗人归途中所见景致,江水澄澈,江波粼粼。
B.颔联水转江阔,虽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但也流露出失落郁闷之情。
C.颈联运用拟人修辞,远处的树就像盼归的亲人,飞翔的江鸥似在欢迎自己。
D.本诗的语言清新自然,不刻意雕琢,却字字含情,全诗感情真切而有层次。
【2】诗歌的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干宝,字令升,新蔡人也。祖统,吴奋武将军、都亭侯。父莹,丹阳丞。宝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召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中兴草创,未置史官,中书监王导上疏曰:“夫帝王之迹,莫不必书,著为令典,垂之无穷。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陛下圣明,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帝纪,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务以实录,为后代之准,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斯诚雍熙之至美,王者之弘基也。宜备史官,敕佐著作郎干宝等渐就撰集。”元帝纳焉。宝于是始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著《晋纪》,自宣帝迄于愍帝五十三年,凡二十卷,奏之。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宝父先有所宠侍婢,母甚妒忌,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其父常取饮食与之,恩情如生。在家中吉凶辄语之,考校悉验,地中亦不觉为恶。既而嫁之,生子。又宝兄尝病气绝,积日不冷,后遂悟,云见天地间鬼神事,如梦觉,不自知死。宝以此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以示刘惔,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宝既博采异同,遂混虚实,因作序以陈其志。宝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干宝传》)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著为令典,垂之无穷 垂:流传
B. 敕佐著作郎干宝等渐就撰集 敕:诏令
C. 凡二十卷,奏之 奏:进献
D. 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 审:审核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
B. 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
C. 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
D. 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干宝才能卓著,建有功勋。他年少勤学,博览群书,凭才干被朝廷召任著作郎,在平定杜弢之乱中建立了功勋,被朝廷赐予爵位。
B. 干宝受命修史,成果颇丰。他受到中书监王导提携,担任史官,直笔修史,语气委婉,在太守任上修有晋宣帝到晋宣帝到晋愍帝时期的史书。
C. 干宝收集逸闻趣事,撰写成书。他父亲所宠侍婢、哥哥死后的奇异经历,激发了他收集神灵怪异人物变化的想法,后撰成《搜神记》三十卷。
D. 干宝才学不凡,著述宏丰。他对史学有研究,曾领修国史,著有《晋纪》;他还精通易学,曾对《周易》作注;他还有杂文集流行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务以实录,为后代之准,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
(2)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宝既博采异同,遂混虚实,因作序以陈其志。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抗击非典时,她率团队研发的光谱抗病毒物发挥了关键作用;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她率团队研发了世界首个基因疫苗;2020年1月,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汹涌来袭,她奋战在战“抗疫”一线。29年来,她始终冲锋在前,于危难之际挺身担当,她说“除了热爱,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材料二:被誉为“大地之星”的宁津生长期从事大地测量领域的研究,在大地水准面、地球重力场模型、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等方面成果显著,第二届“感动测绘人物”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评价:“地球重力场,天地大舞台。满腹经纶,国之栋梁。一生相许,矢志不渝”。
青年的择业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专业选择和随之而来的社会职业选择,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