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直线与平面
,下列能使
成立的条件是( )
A.,
B.,
,
C.,
D.,
2、现有件互不相同的产品,其中有
件正品,
件次品,每次从中任取一件测试,直到
件次品全被测出为止,则第三件次品恰好在第
次被测出的所有检测方法有( )种.
A.
B.
C.
D.
3、函数与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A. B.
C.
D.不确定
4、竞赛获奖的3名学生和2名指导老师站成一排合影,则2名老师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
A.12 B.36 C.48 D.120
5、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满足
,
,则
( )
A. B.
C.2 D.4
6、己知中,
,
,
,则
等于( )
A.
B.或
C.
D.或
7、若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空集,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若函数在区间
上有2个极值点,则
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9、已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0、已知分别为
的三边长,且
,则
=( )
A. B.
C.
D.3
11、复数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2、函数是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且
,则
的值分别为( )
A. 0,1 B. 1,0 C. -1,1 D. -1,0
13、直三棱柱中,
,
,
、
分别为
、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14、已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62,所有棱长之和为40,则线段
的长为( )
A.
B.
C.
D.
15、已知正项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为
,且
,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
,若
,则称点A和点B互为等差点.已知点Q是圆
上一点,若直线
上存在点Q的等差点P,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7、已知为实数,则“
”是“
”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18、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的一条对称轴为
A. B.
C.
D.
19、已知向量,
,
,则实数n的值为( ).
A.-3
B.3
C.-6
D.6
20、如图,在长方形中,
,点
在线段
上运动,若
,则
( )
A.1
B.
C.2
D.
21、已知,
,若对
,
,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22、已知,则
__________.
23、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
,且
,直线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则
的值为__________.
24、从2、3、5、7、11、13这六个质数中任取两个数,这两个数的和仍是质数的概率是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25、若身高x(单位:m)与体重y(单位:kg)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样本点的中心为
,当身高为1.7m时,预计体重为______kg.
26、已知、
为双曲线
:
的左右焦点,点Р在E上,
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D,若
,
,且
,则双曲线E的方程为___________.
27、已知{an}为等比数列,a1=1,a4=27; Sn为等差数列{bn} 的前n 项和,b1=3,S5=35.
(1)求{an}和{bn}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cn} 满足cn=anbn(n∈N*),求数列{cn} 的前n 项和Tn.
28、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矩形,
底面ABCD,且
,
,
,E,F分别为PC,BD的中点.
(1)判断EF与平面PAB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2)若G是棱PB上的一点,且三棱锥的体积是
,求二面角
的大小.
29、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其中
.
(1)若在区间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
,且
,求
的值.
30、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
,满足
,且
.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3)若求数列
的前
项和
31、如图,已知,
,
,平面
平面
,
,
,
为
中点.
(1)证明:平面
;
(2)求直线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切值.
32、如图,在矩形中,
为
的中点,
为线段
上的一点,且
.现将四边形
沿直线
翻折,使翻折后的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1)求证:;
(2)求直线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