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坐标轴上无磁场),位于x轴上的Р点有一粒子发射器,沿与x轴正半轴成60°角方向发射不同速率的电子,已知当速度为时,粒子恰好从О点沿y轴负方向离开坐标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则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B.如果,则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C.如果,则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
D.如果,则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若梦天实验舱绕地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倍。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 )
A.漂浮在实验舱中的宇航员不受地球引力
B.实验舱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C.实验舱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D.地球的密度约为
3、格林童话《杰克与豌豆》中的神奇豌豆一直向天空生长,长得很高很高。如果长在地球赤道上的这棵豆秧上有与赤道共面且随地球一起自转的三颗果实,其中果实2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3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果实2成熟自然脱离豆秧后仍与果实1和果实3保持相对静止在原轨道运行
C.果实2的运动周期大于果3的运动周期
D.果实1成熟自然脱离豆秧后,将做近心运动
4、光头强在远处看见树在摇晃,走近一看,发现是熊大靠在树干上正在挠痒痒。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木摇晃的频率就是熊大来回踏动的频率
B.熊大来回蹭动得越快,树木晃动就越大
C.熊大蹭树的位置越靠下,树木震动的越快
D.熊大蹭树的位置越靠上,树木震动的越快
5、用手上下抖动绳的一端,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其中a、b、c、d是绳上的四个质点,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点a在平衡位置,质点b、c、d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此后关于a、b、c、d四个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先到达波峰
B.质点b先到达波谷
C.质点 c先到达波峰
D.质点d先到达波谷
6、在地铁某路段的隧洞墙壁上,连续相邻地挂有相同的广告画,画幅的宽度为0.8m,在列车行进的某段时间内,由于视觉暂留现象,车厢内的人向窗外望去会感觉广告画面是静止的。若要使人望向窗外时,看到的是画中的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这段时间内(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取0.05s,重力加速度g取)
A.列车的车速为8m/s
B.隧洞墙壁上每幅画中苹果所在的位置可连成抛物线
C.隧洞墙壁上相邻两幅画中苹果之间的高度差都相等
D.隧洞墙壁上连续相邻两幅画中苹果之间的高度差不相等,依次相差5cm
7、一列简谐横波沿一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a、b所示,则该波的速度不可能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用六根符合胡克定律且原长均为的橡皮筋将六个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成正六边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现在使这个系统绕垂直于桌面通过正六边形中心的轴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在系统稳定后,观察到正六边形边长变为l,则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9、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授课期间利用了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进行信号传输。若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中继卫星系统中某卫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距地面高度约为空间站距地面高度的10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轨道卫星运行周期小于空间站运行周期
B.静止轨道卫星运行线速度小于空间站运行线速度
C.静止轨道卫星运行加速度大于空间站运行加速度
D.静止轨道卫星运行角速度大于空间站运行角速度
10、升降椅简化结构如图所示,座椅和圆柱形导热汽缸固定在一起,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封闭气体不泄漏且环境温度恒定,人坐上座椅到最终气体状态稳定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封闭气体的内能增加
B.封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封闭气体向外界放出了热量
D.封闭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11、成语“簸扬糠秕”源于如图的劳动情景,在恒定水平风力作用下,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米粒和糠落到地面不同位置,糠落点更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粒和糠都做平抛运动
B.米粒和糠质量相同
C.落地时,米粒竖直方向的速度大于糠竖直方向的速度
D.落地时,米粒重力的瞬时功率大于糠重力的瞬时功率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做机器小蜘蛛爬行模拟实验。小蜘蛛可沿竖直面内四分之一圆弧从底部O向顶部A缓慢爬行,同时小蜘蛛受到水平向右恒定风力的作用。则小蜘蛛从O向A爬行的过程中( )
A.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变小
C.受到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D.受到的弹力一直增大
13、三级跳远是速度、力量和平衡能力的结合。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过程只受重力和沿跳远方向恒定的水平风力作用,地面水平、无杂物、无障碍,运动员每次起跳姿势不变且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不计,假设人着地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则运动员从A点开始起跳到D点的整个过程中均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
B.每次起跳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
C.运动员在空中时的加速度恒定
D.从起跳到着地三段运动水平方向速度变化量越来越大
14、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为简化问题,将图线简化为图乙,电梯处于超重状态的时段是( )
A.从10.0s到11.8s
B.从11.8s到20.0s
C.从20.0s到27.5s
D.从27.5s到30.0s
15、某半导体PN结中存在电场,取电场强度E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其E-x关系如图所示,ON=OP,OA=OB。取O点的电势为零,则( )
A.A、B的电势相等
B.从N到O的过程中,电势一直增大
C.电子从N移到P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电子从N移到O和从O移到P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
16、质量为m的物体甲从零时刻起中静止开始所受的合力F随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乙零时刻从坐标原点处从静止开始所受的合力F随位移x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系图像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B.时刻物体甲的动能为
C.关系图像与横轴所周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D.物体乙在坐标处,动量为
17、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
C.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等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一定会发生改变
18、如图,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着铁球(大小不可忽略,轻绳延长线过球心)、一端连在水平台上的玩具小车上,小车牵引着绳使球沿光滑竖直墙面从较低处匀速上升。则在球上升且未离开墙面的过程中( )
A.墙面对球的支持力不变
B.绳对球的拉力变大
C.球所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
D.为了保证球匀速能上升,车也需要向左做匀速运动
19、如图,有关量子力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普朗克为解释图甲的实验数据,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
B.如图乙,在某种单色光照射下,电流表发生了偏转,则仅将图乙中电源的正负极反接,电流表一定不会偏转
C.密立根依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测量并计算出的普朗克常量,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一致的
D.图丙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所发出的光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长
20、对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蹦极爱好者第一次下落至绳子刚好伸直时速度最大
B.跳高运动员在从起跳至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C.货运火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都会改变它的惯性
D.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21、如图(a)所示,“”型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的AB水平表面是粗糙的,与水平方向夹角
的BC斜面是光滑的.此木块的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挤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伸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记录到的力一时间关系图像
图如图(b)所示,设滑块通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
,
,
.)则滑块C的质量为_________kg,它在木块上运动全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_J.
(a)(b)
22、如图所示,当电阻为R 时,电流表读数为I,换成3R 之后,电流表读数为,换成 3R 时的电压与电阻为R 时的电压之比为______,电源电动势为______。
23、如图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为r,R2、R3、R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I、△U,则__r(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如图,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1。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分别与A和地面相连,开始时A、B离地高度相同。在C处剪断轻绳,当A落地前瞬间,A、B的机械能之比为___________,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_,(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25、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放置一条直导线,导线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先后在导线中通入不同的电流,导线所受的力也不一样。图中的几幅图象表现的是导线受力的大小F与通过导线的电流I的关系。a、b各代表一组F、I的数据。在A、B、C三幅图中,正确的是________,请说明道理_______。
A.B.
C.
26、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
(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
(2)若,
,则照相机将________工作。(选填“会”或“不会”)
27、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黄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吋,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
,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
、
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
)。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N,测出所对应的
,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 10.97 | 12.02 | 13.00 | 13.98 | 15.05 |
③找出②中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
,橡皮筋拉力记为
。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故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OB段的拉力记为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所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得
__________cm。
(2)测得,
,则
的大小为_________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丁中作出和
的合力F的图示______。
28、如图甲所示,滑块与长木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作用于滑块的水平力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s时撤去力
,已知滑块质量
,木板质量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10 m/s2。(已知滑块在2.5s内没有滑离木板), 求:
(1)在0-0.5s内,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2)在2.5s时,长木板的速度和滑块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29、在进行风洞实验时,空间存在水平方向大小恒定的风力,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悬挂,当小球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取下小球,给小球一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已知
,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风力的大小;
(2)小球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速度最小,速度的最小值是多少;
(3)小球速度最小时上升的高度。
30、如图所示,有一圆心为、半径为
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
与水平半径
之间的夹角
。圆弧轨道右侧某处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边缘与木板C的左侧对齐,木板C长为
且厚度不计,在木板C左端
点有一静止的小滑块B。现将小球A从圆弧轨道内侧
点由静止释放,并从圆弧轨道末端
点飞出,到最高点时恰好与滑块B发生弹性碰撞,A、B可视为质点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质量
的球A表面光滑,滑块B与木板C的质量
,B、C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取重力加速度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
。
(1)求球A到达点时速度的大小
;
(2)求点与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
(3)求A、B碰撞后,滑块B和木板C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4)若仅将滑块B初始位置向右移动,使滑块B到木板C左端点的距离等于
,球A仍从
点由静止释放,求A、B发生弹性碰撞后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B所做的功
。
3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我们研究复杂运动时常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内壁光滑的圆筒竖直放置,将一个小滑块在圆筒上端O点以水平初速度沿圆筒内壁切线方向抛出。小滑块沿圆筒内壁运动了一周后恰好从
点离开圆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a.求小滑块从抛出到离开圆筒所用的时间t。
b.如果沿虚线将圆筒展开,以小滑块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O,初速度
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请在图中定性画出小滑块在圆筒内表面的运动轨迹。
32、用相机可以估测建筑物高度。一位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借了一颗实心小钢珠,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于教学楼四楼窗沿靠近砖墙处将小钢珠自由释放、另一个处于地面的同学在与落点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用长焦镜头正对砖墙抓拍钢珠着地前的照片。某次成功的拍摄所得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钢珠的运动。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AB。通过现场勘测,获知相邻两块砖的中心之间平均距离为10.00cm,小钢珠直径为力D=2.00cm。请观察这张照片中的信息,结合两位同学现场所测的数据,估算钢珠释放点到地面的高度。(钢珠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学校所在的贵阳市观山湖区的重力加速度g可取9.8m/s2,最终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