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流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知道( )
A.该交流电流的频率是0.02Hz
B.该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20A
C.该交流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是
D.在(T是周期)时刻,该电流的大小与其有效值相等
2、如图所示,一颗在某中地圆轨道上运行的质量为m的卫星,通过M、N两位置的变轨,经椭圆转移轨道进入近地圆轨道运行,然后调整好姿态再伺机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已知近地圆轨道的半径可认为等于地球半径,中地圆轨道与近地圆轨道共平面且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3倍,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M、N两点处需要加速才能实现题设条件中的变轨
B.该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动能为
C.该卫星在中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
D.该卫星在转移轨道上从M点运行至N点(M、N与地心在同一直线上)所需的时间
3、我们生活中用的交流电的电压,有一个电热器,其工作时电阻为55Ω,则该电热器接通工作时的功率为( )
A.440W
B.660W
C.880W
D.1760W
4、某交流发电机产生交变电流的装置如左图所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B.线圈通过中性面时,交变电流不改变方向
C.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D.如果仅使线圈的转速加倍,则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200V、0.02s
5、图甲是一种振动发电机的示意图,半径、匝数
的线圈(每匝的周长相等)位于辐向分布的磁场中,磁场的磁感线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其右视图如图乙所示),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
,外力
作用在线圈框架的
端,使线圈沿轴线做往复运动,线圈运动速度
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如图丙(正弦函数曲线)所示。发电机通过灯泡
后接入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不计线圈电阻。则每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 )
A.
B.
C.
D.
6、光和机械波一样,都具有波的性质,他们不仅能够产生反射、折射,还能产生干涉和衍射,能够传递能量,携带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波和超声波属于同种性质的波
B.光能发生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一种横波
C.阳光照耀下的肥皂泡呈现彩色花纹是光衍射的结果
D.将白光分别照射到单缝和双缝上,光屏上都可能呈现彩色条纹
【2】如图所示,一个半圆形的玻璃砖,其折射率n。入射光a沿着玻璃砖半径射到直边上O点,分成两束光线b和c,虚线为过O点的法线,则有( )
A.
B.
C.
D.
【3】一列机械横波向右传播,在时的波形如图所示,A、B两质点间距为8m,B、C两质点在平衡位置的间距为3m,当
时,质点C恰好通过平衡位置,该波的波速可能为( )
A.m/s
B.3m/s
C.13m/s
D.27m/s
7、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卡文迪什在实验室里通过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得到万有引力常数
B.库仑提出电荷的周围存在一种物质叫电场,电场对放入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C.开普勒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一些规律,后人称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D.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最先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
8、海底火山活跃的海域,火山附近的海水会受到加热形成水蒸气从而产生气泡。当气泡浮上水面的过程中温度下降,压强减小,体积减小。该过程中水蒸气可视作理想气体。下列关于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上升过程中吸收热量
B.水蒸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大于其减小的内能
D.该过程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9、“卡路里(calorie)是一种热量单位,被广泛使用在营养计量和健身手册上,其定义为在1个大气压下,将1克水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如果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卡路里”,正确的是( )
A.kg•m/s2
B.kg•m2/s2
C.kg•m2/s3
D.kg•m3/s2
10、1932年,考克饶夫和瓦尔顿用质子加速器进行人工核蜕变实验,验证了质能关系的正确性。在实验中,锂原子核俘获一个质子后成为不稳定的铍原子核,随后又蜕变为两个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已知
、
、X的质量分别为m1=1.007 28u、m2=7.016 01u、m3=4.001 51u,其中u为原子质量单位,1u=931.5MeV/c2(c为真空中的光速)则在该核反应中( )
A.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3
B.X表示的是氚原子核
C.质量亏损
D.释放的核能
1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设法等。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卡文迪什巧妙地运用放大法,通过扭秤实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并成功测出引力常量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C.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D.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12、汽车轮胎内气体压强过高或过低都将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夏季轮胎内气体压强过高还容易爆胎。假设某型号轮胎容积是30升,冬天最低气温时胎内压强值为
,为了确保夏季某天最高气温为
时胎内压强不超过
,当天早晨给轮胎放气,以避免温度最高时胎内压强过高,则放出气体的质量与轮胎内原有气体质量比至少约为(已知
时大气压强为
)( )
A.
B.
C.
D.
1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的实验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U、I分别为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接1到稳定过程中,图像如乙图所示
B.开关S接1到稳定过程中,图像如乙图所示
C.电容器充电结束后将开关S接2,两次电阻R的取值不同,对比图像应如丙图所示
D.电容器充电结束后将开关S接2,两次电容C的取值不同,对比图像应如丁图所示
14、如图所示,纸面内一正三角形的中心在O点,顶点a、b处分别垂直于纸面放置通电长直导线,电流方向相反,a处电流大小是b处电流大小的2倍,顶点c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已知电流为I的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在距其r远的圆周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k为比例系数。那么正三角形中心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均质细直杆AB竖直立于光滑水平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
的物体E,轻绳AD部分始终保持水平。另一弹性轻绳AC两端分别固定于
点和地面上的
点。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AC绳与AB杆夹角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则( )
A.此时弹性绳AC中的拉力大小等于
B.此时地面对AB杆的支持力大小等于
C.将点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系统仍保持静止,则地面对AB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D.将点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系统仍保持静止,则弹性绳AC拉力大小增大
16、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P。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则( )
A.R消耗的功率变为
B.电压表V的读数变为
C.电流表A的读数仍为I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17、如图所示,四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分别固定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正方形边长为a,则正方形两条对角线交点处的电场强度( )
A.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B.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D.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
18、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状态、状态
,再回到状态A,变化过程中气体的压强
随体积的倒数
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
与横轴平行,
与纵轴平行,
的延长线过原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状态到状态
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撞击汽缸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加
B.从状态到状态
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吸收热量
C.从状态到状态
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吸收热量
D.气体从状态经状态
回到状态
过程,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
19、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道,在经历约6.5小时的对接过程后,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若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自转周期为,引力常量为
,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七号”的发射速度可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核心舱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若已知核心舱的运行周期和道半径,则可推算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
D.若已知核心舱的运行线速度和轨道半径,则可推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20、重力都为G的两个小球A和B用三段轻绳按如图所示连接后悬挂在O点上,O、B间的绳长是O、A间的绳长的2倍,将一个拉力F作用到小球B上,使三段轻绳都伸直且O、A间和A、B间的两段绳子分别处于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则拉力F的最小值为( )
A.
B.
C. G
D.
21、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 = 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 = 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则波速为______m/s。t = 2 s时,x = 3 m处的质点所处的位置在______。
22、变压器线圈中的电流较大,所用的导线应当较粗。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的漆包线比副线圈的漆包线________(填“粗”或“细”)。远距离输电时,采用升压变压器使输送电压升高为原来的n倍,当输送电功率一定时,输电线路上因发热损耗的电功率将减少为原来的_________。
23、甲、乙两同学来到溜冰场做圆周运动实验。他们的质量分为,
。实验时两人面对面拉着弹簧秤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两人相距(可以简化为质点间距离)
,弹簧秤的示数为
,地面摩擦忽略不计,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人运动的________(选填“线速度”或“角速度”)相同,两人的运动半径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
(2)由已知数据,可求得甲的运动半径为________m,甲运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_。
24、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是________(选填“分子热运动”或“布朗运动”),影响这种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和___________周围空间的一种物质;通常用_________来定量描述磁场的强弱。
26、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两端、
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两列波均可看成为简谐波,振幅均为
,
、
两点间距为
,两列波从该时刻运动至相遇所用时间
,则该绳波的波速是__________
,
、
连线中点位置是振动的__________(填写“加强点”或者“减弱点”)。
27、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利用水平气垫导轨等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 m/s.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和 (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2)本实验通过比较mgx和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8、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11m/s从θ=53°的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第二次不施加力,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施加力F和无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线,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2
求:恒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大小;
29、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着甲、乙两车,两车相距=5m,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
=3m/s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的挡风板上,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甲、乙两车的质量之比;
(2)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3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二象限内分别存在匀强电场区域Ⅰ和Ⅱ,其中区域Ⅰ的电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电场强度大小为E0,区域Ⅱ的电场方向沿y轴负方向,其宽度为d,虚线MN为其左边界。一个比荷为k的带正电粒子从区域Ⅰ中的P点由静止释放,刚好能从x轴上的N点离开电场区域Ⅱ,已知P点坐标为(,d),不计粒子重力。
(1)求粒子从P点运动到N点所用的时间;
(2)求粒子从N点离开区域Ⅱ时的速度大小;
(3)若粒子从电场区域Ⅰ中某一点由静止释放后,均能经过N点离开电场区域Ⅱ,求粒子释放点的坐标应满足的关系。
31、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一个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段为圆弧,半径为R,BC段水平且长度为R,一小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
。当它从轨道顶端A无初速下滑时,恰好运动到C点静止,求:
(1)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若选A点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物体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
32、如图所示,由离子源产生的电量为q、质量为m的正离子,无初速度的飘入电压为U0的加速电场,经加速电场竖直向上加速,从小孔O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匀强偏转电场,偏转后,穿过极板HM上的小孔P,经过无场区后,垂直于边界MN进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最终垂直打在荧光屏NQ的中点S处。已知小孔O到MH板的水平距离为d,小孔P到小孔O的竖直距离为2d,∠MNQ=90°。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求:
(1)匀强偏转电场场强E0的大小;
(2)荧光屏NQ的长度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