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辽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拼音,写词语。

    zhē gài yàn yǔ dǒu peng pù bù suō xiǎo

    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意思将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 )

    B.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 )

    C.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 )

    D.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

  • 3、看拼音写词语。

    sì  nüè pán  jù lǜ  zhōu guī  s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丁丁在读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当他读到第329页“有的人在土场子里细心地拿锤錾琢磨粗糙的石块”时,不认识“錾”这个字,就去查字典。他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知道了读音是“zàn”,在“锤錾”中,“錾”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即可)

    錾 zàn ①(~子)凿石头的小凿子。 ②在金石上雕刻:~花 | ~字。

  • 5、日积月累。

    (1)春城______,寒食______。《寒食》

    (2)迢迢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3)中庭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长歌行》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分别是这首曲子的(   )

    A.曲牌名  词牌名 B.词牌名  曲牌名

    C.词牌名  词题 D.曲牌名  曲题

    2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题目来看,作者只是表达了对秋的思考,而并未表达思乡之情。

    B.从篇幅来看,短短二十八字,创造性地将多种孤立的景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

    C.从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衬托人。

    D.从情感来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现了“断肠人”浪迹天涯的羁旅愁怀。

  • 7、古诗词。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②蕲水:在今湖北浠水一带。③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浸,泡在水里。④潇潇:这里形容雨声。⑤子规:杜鹃鸟。⑥无在少:不能再回到少年。⑥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老去而悲叹。唱黄鸡,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⑦《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解释下列词语。

    浸:___________。潇潇:_____________

    【2】“谁道人生无再少?”这是一个_________句,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

    【3】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原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但我们却从“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中感受到了他的一中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4】请你回顾自己学过的和课外积累的诗句,想一想关于感叹时光流逝、珍惜时光的诗句有哪些?然后选一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中作者用“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反衬出乡村夏夜的宁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描写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场景。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两句话巧妙运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

    D.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描写乡村夏夜风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请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围绕着中心句,文段中写到了哪些动植物?请摘录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观察到哪些事物在夏天“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请仿照文段中的句子,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 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看许多朋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艘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开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1读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联系上下文,说说是什么让作者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画上“﹏﹏﹏”,再仿写一个比喻句。

     

    3“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全文中共出现了儿次?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要离开祖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的希望和誓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餐前损耗”粮食可供全国生活近2个月。损失粮食总量每年 700 亿斤以上,以每人每天消耗粮食1斤计算,可供13亿人生活近2个月。(来源: CCTV-13 新闻频道)

    【材料二】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分别达 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们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网上有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了“光盘行动”,他在倡议书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光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厉行节约、倡导珍惜粮食的生活态度。

    【1】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晓晨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收集信息的渠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三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与“光盘行动”的主旨是一致的。

    B.以每人每天消耗1斤粮食计算,每年的“餐前损耗”粮食可供 13 亿人生活近2个月。

    C.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九分之一。

    D.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4】黄先生对第三则材料中提到的“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针对这种说法,你会怎样劝诫黄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欢乐岛。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或),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关,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巅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不愧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画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开头的相传和第4自然段第一句中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如许:______________  素: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新鲜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家的墙很高。

    B.他们的家长管得很严,不许他们出去玩。

    C.说明他们不能广泛接触社会,见识很少。

    D.说明他们视力不好,只能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的打“√”,错的打“×”。

    (1)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____

    (2)表达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____

    (3)表达了“我”对闰土生活的嫉妒之情。(____

    (4)表达了“我”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厌倦。(____

  • 14、阅读与理解。

    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来,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震,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

    1文章第③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多选)

    A.作比较   B.举例子   C.列数字   D.打比方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蜂鸟飞翔时的振幅是20厘米,速度是50米/秒。

    B.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C.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D.神秘的运动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

    3如果想知道神秘的运动常数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那么应该选择哪几段进行重点阅读?(   )

    A.第①②段 B.第③④段 C.第⑤段 D.第⑥段

    4文中所说的“神秘的运动常数”指什么?请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变魔术,改句子。

    1.鲁本准备礼物。

    扩句:

    2.我用彩色笔在诗作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

    缩句:

    3.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为陈述句:

    4.填词语。

    我还和姐姐争论过,(   )是我们老师有知识,(   )村长、区长有知识。

    5.修改病句。

    (1)大家都讲究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2)如果张佳佳成绩优秀,又肯帮助同学,大家所以都选她当班长。

     

  • 16、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通过上述措施,使全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此类事件所带来的后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 蜥蜴参观住宅。(扩句)

    2. 迷路的小黑虫左冲右撞,像 (写比喻句)

     

  • 19、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

    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超市。(9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承蒙您赏个明月来照明,但这样喝酒太冷清乏味了,何不把嫦娥请来?

     

    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拜师学道,纵然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要是能学到一点儿小法术,可以有所安慰。

     

    (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3)说出破折号的作用,并写一句。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衣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也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仿写段落。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cēn  cī),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xìng)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月光下夹竹桃的黑影本是平淡无奇的,但加入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就变得意趣盎然了。请你也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这段话的写法,写一处景物(100字以上,30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