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图中,轻杆AB一端与墙上的光滑的铰链连接,另一端用轻绳系住,绳、杆之间夹角为,在B点下方悬挂质量为
的重物。乙图中,轻杆CD一端插入墙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现用轻绳绕过滑轮挂住质量为
的重物,绳、杆之间夹角也为
。甲、乙中杆都垂直于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杆中弹力之比 :
B.甲图中杆的弹力更大
C.两根杆中弹力方向均沿杆方向
D.若甲、乙中轻绳能承受最大拉力相同,则物体加重时,乙中轻绳更容易断裂
2、如图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4s内物体静止
B.0~6s内的位移大小为45m
C.0~6s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5.83m/s
D.0~2s内的加速度大于4~5s内的加速度
3、如图所示,某同学正推着“擦窗神器”在竖直玻璃窗上匀速向上运动,推力的大小为、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若“擦窗神器”受到的阻力与“擦窗神器”对窗的压力成正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擦窗神器”受到3个力的作用
B.“擦窗神器”对窗的压力与窗对“擦窗神器”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窗对“擦窗神器”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D.若角减小,则推力
一定减小
4、如图所示,小球A可视为质点,装置静止时轻质细线AB水平,轻质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细线AC长l,B点距C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相等。装置能以任意角速度绕竖直轴转动,且小球始终在平面内,那么在角速度
从零缓慢增大的过程中( )(重力加速度g取
,
,
)
A.两细线张力均增大
B.细线AB中张力一直变小,直到为零
C.细线AC中张力一直增大
D.当AB中张力为零时,角速度可能为
5、物体仅受到大小分别为3N、4N、5N,方向不定的三个力作用.该物体所受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A.0、12N
B.0、6N
C.2N、12N
D.2N、6N
6、如图所示,水平圆盘上有两个相同的小木块a和b,a和b用轻绳相连,轻绳恰好伸直且无拉力。为转轴,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木块所受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B.a木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变大
C.角速度达到时,a、b两木块开始相对圆盘滑动
D.角速度达到时,轻绳上开始产生拉力
7、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2019年9月12日,湖北武汉发出首批无人驾驶汽车试运营牌照,这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开始从测试走向商业化运营,将逐渐进入市民的生活。如图所示,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出于安全考虑无人驾驶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
。以最大速度行驶并进行了直线刹车测试。
【1】为了不撞上前方的物体,该无人驾驶汽车直线刹车测试时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
A.
B.
C.
D.
【2】若将该直线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分析出该无人驾驶汽车刹车的最长时间约为( )
A.
B.
C.
D.
【3】该无人驾驶汽车刹车过程所受的合力( )
A.一定越来越大
B.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C.一定越来越小
D.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4】若将直线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描述汽车位置变化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和汽车速度
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一块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体的上表面abcd为正方形。现要使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出发,沿对角线a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还需对小滑块施加一个平行于表面abcd的恒力F则所有可能的F中最小的是( )
A.
B.
C.
D.
9、乘坐电梯的人对“加速度变化的快慢”非常敏感,“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的单位是( )
A.m/s
B.
C.
D.
10、如图所示,小车在弹簧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加速运动,放在车上的砝码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砝码的惯性不断增大
B.砝码相对小车有向右的运动趋势
C.砝码受各力合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D.弹簧对小车的拉力大于小车对弹簧的拉力
11、某同学研究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以地面为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坐标原点 | 抛出点坐标(m) | 最高点坐标(m) | 落地点坐标(m) |
地面 | 2 | 5 | 0 |
A.从抛出点到最高点小球的位移为-3m
B.从抛出点到最高点小球的位移为5m
C.从最高点到落地点小球的位移为-5m
D.从抛出点到落地点小球的位移为2m
12、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13、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5m/s,2.5m/s2
B.4m/s,0
C.5m/s,5m/s2
D.2.5m/s,5m/s2
1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40N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g取,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0
B.,水平向左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右
15、雨滴从高空落地时速度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作用,这最终获得一个稳定的收尾速度。为了研究该速度,同学们通过查询资料发现在高度不是太高的情况下物体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仅与球的速率
成正比,而与球的质量无关,即
(k为正的常量)。某同学利用质量分别为
、
的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后,用速度传感器得到两球的
图象如图。落地前,经时间
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
。根据信息能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
A.甲球质量大于乙球
B.0~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C.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
D.甲球先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16、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好穿透三块相同的木板,设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1::
B.3:2:1
C.(-
):(
-1):1
D.1:2:3
17、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工人常借助可认为是光滑的斜面将货物推上汽车,如图所示。已知货物重力大小为G,斜面的倾角为θ,当工人对货物施加方向不同的推力F时,都使货物缓慢地沿斜面向上运动。下列关于货物受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力F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则F的大小为Gcosθ
B.若力F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则斜面对货物的支持力大小为Gsinθ
C.若F的方向由水平逐渐变为竖直向上,则斜面对货物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D.若F的方向由水平逐渐变为竖直向上,则推力F一直增大
18、如图所示,小球甲、乙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圆环上,圆环竖直顶点C处固定有一大小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细线绕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在一起。两球静止时,小球甲、乙分别位于圆环上的A、B点,已知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B过圆环的圆心O点,小球甲、乙的质量分别为
、
,圆环对小球甲、乙的弹力大小分别为
、
,细线上的弹力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9、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经过S位移的速度是v时,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 )
A.
B.2v
C.
D.4v
20、如图所示,在一段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s时小圆柱体的速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圆柱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小圆柱体的加速度是
C.0~1s内小圆柱体沿y轴方向的位移为2cm
D.该时刻小圆柱体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5cm
21、某品牌拉力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小明左手和右手分别向相反方向各用200N的水平力拉拉力器,这时拉力器弹簧的伸长量是( )
A.5cm
B.10cm
C.0
D.20cm
22、理从我们的生活中来,也必将回到生活中去,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
【1】松鼠在松江一中的校园内十分常见,如图所示,一只松鼠静止在倾斜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垂直树枝斜向上
D.沿树枝方向
【2】如图所示,松江一中的某学生周末过完“小美日”拉着旅行箱高高兴兴得回家了,假设旅行箱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若箱带对箱子的拉力为F,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f,则摩擦力f与拉力F的合力应该是( )
A.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箱子重力
B.竖直向上,大小小于箱子的重力
C.向右偏上,大小大于箱子重力
D.向左偏上,大小大于箱子的重力
【3】如图甲所示,在一根固定不动的树枝上,小鸟有时停在A点,有时停在B点。图乙为该现象的抽象图,对于这两个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鸟站在A点时受到的支持力较大
B.小鸟站在A点时对树枝的压力较大
C.小鸟站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小鸟站在B点时受到树枝的作用力较小
【4】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
A.
B.
C.
D.
【5】图甲为某校田径运动会开幕式时采用中国大疆(DJI)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图乙为正在高空进行拍摄的无人机。若图乙中无人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进行拍摄,在无风无雨的理想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所受重力和空气对无人机向上的推力为一对平衡力
B.无人机所受重力和无人机对空气向下推力为一对平衡力
C.无人机所受重力和空气对无人机向上的推力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无人机对空气向下的推力小于空气对无人机向上的推力
【6】如图甲为某风景旅游区的观光索道。某段时间其运行的简化示意图如图乙,缆索倾角为,缆车通过卡扣固定悬挂在缆索上,在缆索的牵引下一起斜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缆车和卡扣的总质量为m,运行过程中缆车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为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缆索对卡扣的摩擦力为
B.缆索对卡扣的作用力为
C.卡扣受到的合外力为
D.运行过程中缆车处于超重状态
【7】某同学站在电梯内的台秤上,发现台秤的读数比静止时少了5千克。则电梯( )
A.正在向上运动
B.正在向下运动
C.一定向下加速运动
D.可能向上减速运动
【8】一位同学将水杯竖直握在手里,匀速走在校道上。如果水杯离地的高度保持不变,当他从匀速走变为减速向前走时,手对水杯的作用力(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9】有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正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能正确反映该乘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23、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质点以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最初内的路程是
C.B质点最初内的位移是
D.B质点先以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
,而后停了
,最后沿相反方向以
的速度匀速运动
24、一物体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0m/s2,要使这个物体上升至320m高处,竖直向上的初速度至少为( )
A.40m/s
B.60m/s
C.80m/s
D.100m/s
25、如图所示为高速路上某一“区间测速”的标牌,该路段全场66km,全程限速100km/h,一辆汽车通过监测起点和终点的速度分别为95km/h和90km/h,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时间为30min,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此车___________ (选填“超速”或者“不超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是A、B两同学分别骑自行车在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B同学出发时间比A同学早__________s,A同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27、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了一段位移其初速度为,末速为
,那么这段时间的中间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经过这段位移中间点位置时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
28、额定功率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汽车的质量m=2×103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则汽车所受的恒定阻力是__________N;经过时间__________s,汽车功率达到额定值。
29、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船闸实现了上下游通航,船闸的工作利用了________原理,轮船在闸室中前进时,若以河岸为参照物,该轮船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0、滑雪运动有多种运动形式,蕴藏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
(1)如图a,某跳台滑雪赛道由助滑道、着陆坡
、停止区
三部分组成,着陆坡
的长度为l,倾角为θ,
部分水平。比赛中,甲、乙两运动员先后从B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分别落在末端D点和着陆坡的C点处,从B点飞出时,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滑雪板与
和
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运动员可看成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分析说明C点是否是的中点______。
②乙从B飞出时的速度为多大______?
③若乙从B飞出后落到着陆坡上,损失垂直于的分速度,以平行于
的分速度向下运动,然后在D转弯处保持速度大小不变转入
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
,则乙在
上滑行多远停下______?
(2)自由式单板滑雪U型比赛场地可简化为如图b所示半径为的半圆柱面,轨道的倾角为
。运动员从D点出发逐渐下滑,途中时而腾空时而落回轨道。运动员连同滑雪装置的总质量
,
。
①某次腾空运动员从M点上升再从N点落回轨道,如图c所示,运动员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此过程中,他的竖直分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情况为______。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减小 D.一直增大
②B点为运动员的轨迹与圆柱的底的交点,该点轨迹的切线与圆柱的圆截面的切线
之间的夹角
,运动员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动摩擦因数
,不计空气阻力。则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为多少______?运动员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1、如图所示,观察静电感应现象的操作如下:
(1)带正电的C移近导体A,金属箔片___________,移走C之后金属箔片___________。(均填“闭合”或“张开”)
(2)带正电的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再移走C,金属箔片___________(填“闭合”或“张开”),A带___________电,B带___________电,再让A、B接触,金属箔片___________。(填“闭合”或“张开”)
(3)带正电的C移近导体A,用手摸一下A或者B,移走C,再分开A、B,金属箔片___________(填“闭合”或“张开”),A、B带___________电。
(4)把C碰一下A或者B,移走C,分开A、B,A、B带___________电。
32、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并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的水平力作用在物体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与B之间摩擦力大小为__N,B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大小为__
33、_____首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______首先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
34、当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粗糙的桥面行驶至桥顶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为_______
.
35、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6、分别画出小球和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分析无误后,使用签字笔和直尺画出受力示意图,涂改者不得分)
37、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6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加速度大小aB=2m/s2。
(1)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A车司机也发现了B车,A车立即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
38、滑草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一种休闲运动,有一种滑法是人坐在滑草车上从草坡上滑下,如图所示。现有一滑草场的滑道可近似看作斜坡段和水平段(两段滑道平滑连接),其斜坡段长度为,斜坡段与水平面的夹角
,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下滑,经过
滑草车到达斜坡底端。已知滑草车与水平段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
,
,重力加速度g取
,求:
(1)滑草车滑到斜坡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2)滑草车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
(3)滑草车从进入水平段开始,内滑行的距离s。
39、超声波测速是一种常用的测速手段。如图所示,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的测速仪 B固定在道路某处,A为测速仪 B正前方的一辆小汽车,两者相距为x0,某时刻 B发出超声波,同时 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x=173 m,已知声速,A车的加速度为a=8 m/s2。求:
(1)A车与测速仪 B的初始距离 x0;
(2)测速仪 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时A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