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晒 园
纸
渴
峰
洒圆
低
喝
锋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8分)
亻( )( ) 木( )( ) 艹( )( )
刂( )( ) 扌( )( ) 纟( )( )
讠( )( ) 女( )( )
3、读古诗,填一填。
|
| 黄 | 鹂 |
| 翠 | 柳 | , |
|
| 白 | 鹭 |
|
|
| 。 |
窗 |
|
|
|
|
| 雪 | , |
| 泊 |
|
|
|
|
| 。 |
4、解释诗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照样子,写词语。
甩甩头(AAB 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越来越低 越_____越_____ 越_____越_____ 越_____越_____
游来游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来____去
6、读拼音,写字词。
zhī shi xīn kǔ zhàn shì guài shì wú lùn
shāng xīn shí wù páng biān cāng máng jiāng lái
7、学当“小医生”(找出错字或不恰当的词,并改正)。
1.燕子尾吧象剪刀。( )
2.李勇的钓鱼杆里有秘蜜。( )
3.字典是我的好朋友,部伴我渡过快乐的童年。( )
8、留言条最后先写时间,再写姓名。( )
9、在正确的理解后面画“√”,错误的画“×”。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要想看见千里之外的风光,就得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
10、在好习惯下面的括号里打“√”,坏习惯下面的括号里打“×”,并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改正。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习惯不好,我要改正。
11、课内阅读。
为了使井水更洁净,人们又在井底垫上木炭,铺上沙石。清清的泉水从井底汩汩地冒出来,人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捧起井水喝。甘甜的井水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后来,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现在,很多来参观的人,都要亲口尝一尝这井中的水,并在石碑前摄影留念。
1.用“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首句中描写动作的词语。
2.用“ ”画出人们见到井水时的情景。
3.我会用选文中带点的词写句子。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摘抄出石碑上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课文说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猫咪穿鞋子
小猫咪看见人们穿着鞋子走来走去,很羡慕。他想:“我怎么没有鞋子呢?”他回到家,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到四只鞋子,就好奇地穿在脚上,走到院子里。
小猫咪问公鸡:“这鞋子好看吗?”“好看!好看!”公鸡说着连连点头。小猫咪又问:“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呢?”
“我穿上鞋子,就不能刨土找虫子吃了。”
小猫咪又问了麻雀、大白鹅、大黄狗,他们都说这鞋子好看,但自己穿上不方便。
小猫咪想:“我不用刨土,不用抓树枝,不用游泳,也不长跑,只有我可以穿鞋子。喵!喵!喵!”
晚上,猫妈妈回来了,看见小猫咪脚上的鞋子,笑着说:“傻孩子,咱们的脚心好像医生的听诊器,能知道地面上有没有动静。穿上鞋就感觉不出来了,怎么捉老鼠啊?”
小猫咪脱下鞋子试了试,真是这样。从此,小猫咪再也不想穿鞋子了。
【1】猜猜下面加点字的读音,连一连。
羡慕 刨土 容易 听诊器 傻孩子
páo xiàn yì shǎ zhěn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羡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短文内容填动词。
(1)公鸡穿上鞋子,就不能(______)土找虫子吃了。
(2)麻雀穿上鞋子,脚趾就(______)不住树枝了。
(3)大白鹅穿上鞋子,(______)不方便。
(4)大黄狗穿上鞋子,就不能(______)了。
【4】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1)别人都不能穿鞋子,小猫咪为什么觉得自己能穿?请在文中找出他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小猫咪的想法对吗?理由是什么?
答:我觉得小猫咪的想法是______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展示台。
小水滴旅行记
小水滴告别大海妈妈去旅行。
太阳公公让小水滴变成水汽向空中飞去,小水滴来到了云妈妈的怀里。云妈妈一下变胖了。它带着小水滴到处旅行,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和可爱的动物。
几天后,小水滴来到了北极,北极真冷啊!小水滴不禁哆嗦起来,一阵大风吹过,小水滴从云妈妈的身上掉下来。寒冷的风让它变成了雪花,一片一片地飘落到了北冰洋。
小水滴顺着北冰洋一路游去,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家。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 个自然段,写的是______的旅行。
【2】小水滴告别了______后,来到了______的怀里,接着又去了寒冷的 ______,飘落到了______,最后又回到了家。
【3】云妈妈带着小水滴都做了什么?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阅读全文,按照先后顺序排一排小水滴变化的过程。(填序号)
①水汽变雪花
②水滴变水汽
③雪花变水滴
______ → ______ → ______
14、学下棋
古时候,二人学下棋。
A下棋,专心致志,B下棋,左顾右盼,见鸟想打,见石先玩。
三年后,B不如A。
(1)为什么B不如A?(9分)
———————————————————————————
———————————————————————————
(2)此文告诉我们什么?(11分)
———————————————————————————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聪明的徐文长
我们明朝有个大文学家叫徐文长。他从小聪明过人,上学以后,又勤奋好学,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
有一次,老师想测试一下学生的智力。他让学生拿着两只盛满水的木桶,走过一座贴水面的小竹桥,还不准把鞋底弄湿,看看谁有办法做到。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拎起两桶水,快步走上竹桥。因为桶里的水很沉,竹桥被压低了,河水漫过了桥面,这个学生的鞋全湿透了。
大家一看,都不敢再试了。
徐文长想了想说:老师,让我来试试。只见他把两只盛满水的木桶,放在桥两边的河水里,用手牵着桶上的绳子,轻松地走过了竹桥,鞋一点也没有沾湿。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翘起了大拇指。
【1】短文一共有______段话,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徐文长是用什么办法走过这座竹桥的,请用“ ”划出描写他过桥的方法句子。
【3】文中“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选择正确的选项( )
A.思虑周全
B.不想思考
C.熟练,用不着考虑
【4】体会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在正确答案后面的( )里打上“√”。
(1)平静的语气。( ) (2)感叹的语气。( )
【5】读完徐文长的故事,你认为徐文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请给姐姐配上合适的对话吧。
弟弟:“姐姐,你看!我捉了一只青蛙!”
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根据意思写诗句。
1.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丝带。
3.无情的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茵茵的一片。
18、展示生活的美好。
五一小长假到了,林林要去黄山旅游。阅读车票上的信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在错误的说法后面画“×”。
【1】他在黄山北站下车。 ______
【2】他坐的是G355次列车的一等座。 ______
【3】他的座位是07车6D号。 ______
【4】他的发车时间是2020年5月1日08:40。______
19、口语交际——说理想。
小记者:你好,请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明明:我长大以后想当军人。
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
明 明:________________
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
①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祝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②你为什么要当军人呢?
③因为军人可以保卫国家。
20、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他走到一块玉米地里……
【1】根据故事的开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下面的图片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A.4 5 1 2 3 B.4 5 3 1 2 C.4 5 2 1 3
【2】按照排好的顺序,把这个故事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