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的立交桥纵横交错,像一个迷宫似的。
B.这道数学题他怎么也解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
C.即使这个舞蹈的节奏快,我也能手忙脚乱地跟着音乐把它跳好。
D.听说儿子考上大学了,李老师喜不自胜。
2、下列广告语中,不适宜的一项是( )
A.穿优品衣,做时尚人。(服装)
B.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交通)
C.祝你身体健康,欢迎再次光临。(医院)
D.中国人当自强,坐国产轿车,走自己道路。(轿车)
3、为了新的高铁线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群策群力,( )地攻克难关。
A.处心积虑
B.朝思暮想
C.奇思妙想
D.千方百计
4、课内阅读。
读了《“精彩加了”和“糟糕透了”》,我们知道作者从“精彩极了”感受到了母爱是______________,从“糟糕透了”感受到了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 。
5、我是拼音小能手
kě xī | xī wàng | tǐ miàn | pǐn cháng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pián yì | zhà yóu | máo tíng | fēn fù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6、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nián chóu jī xiè qì něi wén míng xiá ěr
( ) ( ) ( ) ( )
kāng kǎi ào huǐ chéng fá tǔ gù nà xīn
( ) ( ) ( ) ( )
7、读句子,在拼音下面写汉字。
chán chán
1、( )的流水
xuě qiāo tī
2、圣诞老人坐着( ) 3、把骨头上的肉( )下来
qíng bú zì jīn cā
4、( )地发出赞叹 5、把玻璃 ( )干净
hàn dòng
6、小虫想把大树( ),是妄想!
8、重点句子品析。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当“我”钓到大鲈鱼时,____________;
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乙:抓住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心情变化,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比如:“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__________》,我听得特别有滋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悦耳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__________》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 )越看越懂,( )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__________》,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根据选文信息,在书名号中应填入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____________》。
2. 选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2分)
A.果然 B.虽然 C.居然
5.“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这说明了( )
A.冰心奶奶小时候读书喜欢半途而废。
B.冰心奶奶小时候读书很投入。
6.从冰心奶奶小时候读书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从如何读书的角度来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1分钱的尊严
他家里很穷,到大学报到,扣除学费,身上只剩下几块钱。没有换洗衣服,都是晚上洗早上穿。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不主动开口向家里要钱。
一天,他在洗漱间的地上看到了几个牙膏皮,当时废品收购站的价格是一分钱一个,食堂里的馒头是五分钱一个,他从这些牙膏皮上看到了希望。男生宿舍楼的牙膏皮很快就被他捡完了。他又想到了女生宿舍,于是走进女生宿舍的洗漱间寻找。突然进来一个女生,看到他时吓得跑出去大喊快抓小偷。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惊呆了。
女生们都怀疑他是小偷,他双手抱头蹲在墙角,像被抓住的小偷。这时看宿舍的大妈赶了过来,他向大妈解释,自己只是来捡别人扔的牙膏皮。大妈仔细打量了他一下后说:“孩子,我相信你,以后再来的时候先告诉我。”那些女生也都乐意他来捡那些牙膏皮。那一刻,他差点流了泪,没想到有人会相信他,他体会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动,原来,自食其力可以获得尊重。
大学毕业后,他开始艰难地创业。________历尽挫折,________他并没有气馁,捡牙膏皮的经历鼓舞着他。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从事过多种创业项目,包括电脑代理、酒店、房地产等二十多个行业,15年内迅速积累起20亿财产,并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
二十年后他回母校作报告,说出了自己的故事,而已经白发苍苍的老大妈也说出了她当时的感受:“孩子,第一眼看到你的衣着,我就知道你不是小偷。每个牙膏皮只值1分钱,但那是靠自己的双手捡来养活自己的,并不是不光彩、见不得人的事情,________你自己说出来,________会变得坦坦荡荡。”
那一刻,他的泪水再次流了下来,在人生很关键的时候,那位大妈没有嘲笑与责骂,而是给了他鼓励,给他上了人生宝贵的一课:人可能贫困一时,但不能贫困一世;所有的付出必有回报,所有的贫困都可以成为热烈绽放的理由。善良的大妈,以仁慈的心使他明白:贫困从不卑微,1分钱也有尊严。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章写了他念大学时的一件什么事?他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二十年后,当老大妈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后,他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照样子,写一写。
胖乎乎(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1)__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还对蜜蜂的(6)________________和(7)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让我们的眼前明亮绚丽起来。
【3】本文的作者是(1)_______________,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2)______________,课文选自她的回忆录(3)《_______________》
13、热爱的力量
①美国是一个酷爱篮球的国度。这个国度里有一个视篮球如生命的孩子。就是他,后来让美国人一提到篮球,就感到了荣耀和自豪!
②可就是这个孩子,中学时居然没被篮球队选上。甚至爱球如痴的他要求教练准许他随从去看中学篮球联赛这样并不苛刻的要求也被回绝了。可他没就此认命,他生命中有个飞扬激越的篮球呵!那取代了他对整个生命的热爱。
③穷途末路之时,他软磨硬泡使教练让他当了个别人不屑于干的,上不了球场的“球员”——专为球员捡球,搬动行李,整理球衣。便这样接近了他因热爱而九死不悔的目标。
④这以后他率领的芝加哥公牛队连续两年高居NBA(英文缩写,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皇冠宝座,他个人享有“空中飞人”的美誉,并五次荣获“最有价值运动员”称号。
⑤他便是饮誉世界篮坛的迈克尔乔丹。能把篮球打成绝活的不只一个乔丹,但因为热爱篮球去征服苦难的乔丹却不多。
⑥命运纵使让我趴倒100次,但我要从101次抗争中站起来——这便是热爱的力量。
【1】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主要写乔丹____,从中能感受到他___________
【3】引号的作用有四种: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③特定称谓;④反语。文中有两处引号,“球员”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序号),说明乔丹________,“空中飞人”加引号作用是________(选填序号)。
【4】说说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用“____”分别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两个句子在语段中起__________的作用。
【2】选文第1自然段按______________顺序描绘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幅画面。( )
A.空间 乌鸦归巢 大雁南飞
B.时间 夕阳斜照西山 夕阳西沉
【3】秋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与寒冷的冬晨和谐的是人们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冬天,作者明明喜欢早晨,为什么还要写中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课文,想一想。
◆ 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快乐?可以概括成几点,也可以摘录课文中的语句写在下面。
◆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16、课内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我爸爸活着()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发生什么,你()会和我在一起!”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
【2】给文段中的括号加上关联词语。
【3】从以上描述,看出父亲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7】听到孩子的喊声后,父亲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赏析苑。
在大海中永生(片断)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________,________。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________的声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1】在片断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片断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
A. 过渡 B. 总结全文 C. 点明文章中心
【3】读着邓小平爷爷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同在”和一个“________”告诉我们,邓小平爷爷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了,但他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如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达 80%。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 “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一6小时内会出 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1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每项答案不超过5个字)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第3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
(3)举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
A、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
B、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C、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
D、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有风雨之兆
19、阅读。
心系竹林
故乡的竹林是很大的一片,斜斜地长在山上,远远望去,犹如一块厚厚的绿被软软地盖着大山。轻风拂过,绿被随风起伏,仿佛是大山平静时均匀的呼吸。那竹林的绿是很浓的,顺着大山缓缓地延伸。浸绿了整个大山,映绿了远远的山峦。
竹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帮助。
儿时,常约了伙伴到竹林,摘下一片嫩嫩的竹叶儿放入口中,吹出百灵鸟叫般清脆声音,逗得竹枝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开了。我们在林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就找块地方躺下,那软绵绵的厚厚的金黄的叶子给人躺在炕上般的感觉,那么舒服,那么惬意。
在春天,细雨纷纷的日子里,我会跑到林中去寻找“竹荪”。那是一种粉红色的菌类,像根倒立着的胡萝卜,半透明的,上面还沾着水珠,鲜灵灵的。我将它们采上一大把,跳着带回家,于是餐桌上就会添上一份清香四溢的荪汤。初冬时,那株株嫩笋已经长高,裹在它们身上的笋壳也随风飘落。母亲就把那壳捡了来,拭去上面的绒毛,然后剪成鞋的形状,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布条纳成“千层底”——母亲说那样的鞋底可以隔湿。于是到了冬天,当皑皑白雪压弯竹梢时,我便穿着母亲做的暖和的新鞋和伙伴们在竹林中堆雪人、打雪仗了。
时间流逝,我现在已远离了故乡,可是我的心依然系在竹林里。
【1】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带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引领全文的问题来读。
【2】读第1自然段,我认为关键词语是______,用上它概括段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抓住关键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知道第3、4自然段的意思了。
【4】在默读第4自然段时,遇到的不懂的词语是________,你是怎样处理的?_________。
【5】竹林给“我”的生活带来哪些快乐?哪些帮助?(请你抓住文中关键字词,回答这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表达中心的句子,读读体会一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按要求写句子。
(1)照例子仿写句子。
例:天真热,大狗热得伸出了舌头。
菜真辣,弟弟辣得_________
(2)请按要求用“温暖”造句。
(形容气候)_________
(形容人)____________
(3)没有一手绝活儿,刷子李不会如此出名。(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
21、扩句
①这是声音! ②山上响起了口号声
22、难道巴迪的诗写得不精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
题目:我忘不了
提示:1.先补充题目,如人、事、活动等。
2.围绕题目选择一件典型事例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