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去扫烈士墓。
B.皎洁的月亮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C.东方明珠电视塔、故宫博物院、亚细亚商业大厦这些建筑都很现代化。
D.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养育着故乡的儿女。
2、下列小题中,有一项字形错误,将序号填在后面括号里( )
A.满天星斗
B.路不拾遗
C.应接不瑕
D.津津有味
3、“负荆请罪”一词中“负”的解释是( )
A.背弃;违背
B.背
C.依靠
D.败
4、把下面画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 iān m y
犹豫 编写 某种 娱乐
s l t____ ǚ
背诵 零分 一趟 伴侣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玉砌______ 掬着沙______ 倏忽______ 屏气______ 羡慕______
嫉妒____________ 粗糙______ 袅袅______ 面面相觑______
6、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1)这么难的一道奥数题,小亮( )没用三分钟就做出来啦。
(2)(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但是我( )喜欢它。
(3)电灯( )灭了,屋子里变得黑漆漆的。
(4)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身临其境一看( )名不虚传。
7、补充成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语各写一句话。
千真( )确 眉开( )笑 举( )闻名 无( )无束
不可思( ) 心( ) 神怡 丰衣( )食 自( )自受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líng dāng jiāng yí liáo zhài
______ 豆______ ______憾 ______阔 村______
náo sāi zhī zhěn biān miǎo
______ 麻______ ______所 ______炮 ______小
9、地球上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大约9000种,分27个目,160多个科。
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住的鸟类为12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
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常住的鸟类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概要有六分之一到北极繁衍后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10多年的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
北极是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有人类干扰。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南极附近作短距离的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远距离的迁移,但并不往北飞。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来北极过冬,却不愿到南极去送死。
1.请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北极是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句中的“几乎”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想法?
10、阅读理解。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chǔ chù)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lǜ lù)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爱慕——( ) 有用——( ) 好处——(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 体面——( ) 爱慕——( )
【3】父亲把花生和( )、( ) 、( )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___,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5】画横线的句子是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当今竞争的社会里,你是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呢?还是想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搭石》选段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 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请你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3】文中“____”这个词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动作美;“____、____”这两个词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美。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笑
①那年上学,我要交一大笔学费。正发愁时,父亲回家对母亲说,他下岗了。母亲听了就哭了,父亲却笑着安慰母亲。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这学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
②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新工作。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每天早晨出发,晚上回来,进门时总是笑嘻嘻的。
③一天,父亲进门时笑着说:“工作找好了,明天就上班。”第二天早晨,父亲穿着一身破衣服走了,晚上回来蓬头垢(gòu)面,浑身都是泥浆。我一看父亲的样子,嫌弃地端着碗离开了饭桌。父亲笑了笑说:“这孩子。”第三天,父亲回家时穿得干干净净,脏衣服被夹在自行车后面。
④两个月下来,建筑工程完工,工程队解散了。父亲又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地找工作,每天早晨准时出发,天黑了才回家。一天,父亲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回来,说是要当老板,给自己打工。我对母亲说:“就他这样的,还当老板?”此后,父亲整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拉着货,像个猴子一样到处跑。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要是在路上碰见骑三轮车的父亲,他就冲我笑一下,我却装作没有看见,不理他。
⑤有一天,我在放学路上看见前面围了好多人,上前一看,是父亲的三轮车翻了,车上的电冰箱摔坏了,父亲一手摸着电冰箱,一手抹眼泪。我从没有见父亲哭过,看他这个样子,我慌忙往家里跑。等我带着母亲来到出事地点时,父亲已不在那里了。晚上,父亲进门时还是笑嘻嘻的,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母亲问:“伤着哪没有?”父亲说:“什么伤着哪没有?”母亲说:“别装了!”父亲忙笑嘻嘻地说:“没事,没事!处理好了,吃饭。”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三轮车走了。母亲说:“儿子,你爸爸虽然没大本事,可他一心为这个家,要尊敬你爸爸。”我点了点头,第一次觉得他是那么可敬。
⑥就这样,父亲每天都在外面奔波。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父亲。离开家去上大学的那一天,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打车或有专车送到火车站,我和母亲则坐着父亲的三轮车去。父亲就是用这辆三轮车,挣够了我上大学的学费。当时,我真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
⑦在车站告别时,我再也忍不住了,哭着喊了一声“爸爸”,但接下来除了大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父亲仍是笑嘻嘻地说:“这孩子,哭什么!”
【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线索图。
【2】第③段中父亲回来后“浑身都是泥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回家时父亲穿得“干干净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变化突出了父亲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父亲翻车后哭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晚上,父亲进门时还是笑嘻嘻的”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写道:“他还经常去我的学校送货,让我很是难堪。”而第⑥段中则写道:“我真想骄傲地告诉我的同学这就是我的父亲。”结合这两个句子,我会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中写道:“我再也忍不住了,哭着喊了一声‘爸爸’,但接下来除了大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你认为“我”可能想对爸爸说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用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________。
【2】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A ________ B________
【3】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________
【4】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_______ 光辉形象。
14、阅读理解。
读书示小妹生日书(节选)
贾平凹
东村的旦家,其父是老先生,家有好多藏书,我背着你去借,人家不肯,说要帮着推磨子。
我便将你放在磨盘顶上,教你拨着磨眼,我就抱着磨棍推起磨盘转,一个上午,给人家磨了三升包谷,借了三本书,我乐得去亲你,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你还记得那本《红楼梦》吗?那是你到了四岁,刚刚学会说话,咱们到县城姨家去,我发现柜里有一本书,就蹲在那里看起来, ( )并不全懂,( )觉得很有味道。天快黑了,要回去,书只看了五分之一,我就偷偷将书藏在怀里。三天后,姨家人来找,说我是贼,我不服。两厢骂起来,被娘打过一个耳光,我哭了,你也哭了,娘也抱住咱们哭,你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小妹,你那一句话,给了兄多大的安慰,如今我一坐在书房,看着满架书籍,就记想那时的可怜了。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将这篇短文分为两层,并写出各层层意。(______)(______)
【3】“我乐得去亲你,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说明当时的“我”(_______)
【4】“那时的可怜”指的是 (______)
【5】通过短文可以看出“我”从小就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
15、课内语段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用“ ”画出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可贵。
花生的好处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最可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话启发孩子们由花生的特点体会到__________的道理。这是__________的写法。
(3)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①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②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③我们需要的不光是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美。( )
16、课外阅读。
冬不拉
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伤害人和牲畜,让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这只瞎熊,却都没有成功,许多猎人还被这只瞎熊咬死。国王的儿子冬不拉自告奋勇去除掉这只瞎熊,但国王不答应。
第二天一早,仆人禀告国王,说王子不见了。国王知道儿子已经去找那只瞎熊了,十分担心,连忙派人去瞎熊出没的地方寻找王子。
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片树林,终于发现了瞎熊的足迹。
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
后来人们在密林深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了王子和瞎熊扭在一起的尸体。大家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
可是,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盼望王子平安归来的国王呢?一个老牧民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他坐在地上,轻轻拨动琴弦,动人的琴声如同在讲述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从此,哈萨克族有了这种弹拨乐器。为了纪念王子,牧民们就用王子的名字给这种乐器命名,叫“冬不拉”。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可以看出王子寻找瞎熊的过程________。
【2】把文中描写王子与瞎熊搏斗的句子画上“﹏﹏﹏”,从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王子__ _的品质。
【3】文中牧民所弹的琴声有什么意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国王讲述王子捕杀瞎熊的经过。
B.告知国王王子已经牺牲了。
C.表达人们对王子的怀念和颂扬。
D.表现这种弹拨乐器琴声的美妙。
【4】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5】在复述故事时,可以给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请你想象一下,老牧民去见国王,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平台。
白鹅(节选)
丰子恺
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种菜,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有那么( )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 )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在这荒凉举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⑨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了朋友。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
【1】选词填空,将序号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A.雄壮
B.庞大
【2】“这环境有了生气”中,生气一词指的是( )
A.活力
B.不愉快
【3】“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是怎样的感觉?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失落
B.思念
C.放松
【4】作者从白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具体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5】读下面的句子,填空。
(1)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3)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我的发现:从称呼的变化中,我体会到作者对白鹅越来越_____________。
18、现代文阅读
鲁迅读书法
鲁迅先生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勤读不辍。他还非常关心青年们的读书,常撰文把自己的读书方法介绍给青年们。
鲁迅的视野极其开阔,阅读的范围很广。他主张“博识”,认为读书人应“放开肚量,大胆地、无畏地、尽量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类知识。1934年 ,他写过一篇《随便翻翻》的短文,专门介绍了他称为消闲的读书“多翻法”。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他认为:“多翻”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帮助人们全面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
怎样才能鉴别书籍的真伪或优劣呢?鲁迅主张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方子”。他强调要敢于接触不同的观点,甚至反面的书籍,看看自己不赞成或反对的人和事是怎样活动的,以加强认识,区别真伪。他很欣赏古籍《嵇康集》中附有别人的赠答和论难的编法。他编《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时,后面也附录了有关的别人的文章,以便于读者进行比较,帮助读者辨别真伪、是非、优劣。
怎样把书读活,使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鲁迅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实践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我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因此他谆谆教导青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他希望青年们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含义。
(1)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融会贯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鲁迅推荐的读书法,完成下面的表格。(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读书法 | 采用该种读书法的好处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用学过的成语、诗句或名言警句分别概括第2——4自然段的段意。
(1)第2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学习实际,谈一谈自己有哪些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好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书与写作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车如簇!”当自己真正与书结合,身临其境,那么你就会发现,读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小学时,我讨厌读书,一提到“读书”两字,我就头脑发胀,即使在读,也是一目十行,敷衍了事。结束后,我便冲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两眼发亮,像钻进去一样,完全进入到电视节目的情景当中去了。这是我最快乐放松的时刻。而愁可的就是写摘抄作业,最后要写读后感,真是麻烦!我心想:要让我写读前感,倒能写一大篇,唉,没办法。我便慢慢地读了进去,有刚开始心情的苦闷,渐渐平静放松,渐渐投入了,随着壮士的斗志,我心潮澎湃;随着书写祖国的壮景,我自豪赞叹。一起读下来,真是心情畅快,莫过于看动画片与剧片。而且随即,我顺畅地写下了一篇读后感,我总算尝到了“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书的魔力可真大,读书的收益则更大。在闲暇时间里,看一看书,让精神得以放松;在学习后看一看书,可以清洗换脑,转换一下思维。长期下去,如此的循循渐进,吸取书中之精华,自己将会提升一大步,写作也会变成一件容易的事,脑中有储备,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才能把你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厌烦看书的同学,把看电视、打闹与花费在无聊事上的时间,来看看书吧,你会有新的体会,书所给你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无法衡量的,书能给你多少,就看你挖掘多少了,走在探寻知识的路上,是使人思考的过程,是陶冶自己情感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
把你的情感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吧!让它从你的笔尖尽情流露吧!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写作成为我们探寻知识路上的伙伴,他们正在等着你呢!
【1】从下列成语中选择一个进行造句。
身临其境 敷衍了事 循序渐进 无穷无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第三自然中的过渡句。
【3】作者以自己(_____________)的经历,写出了读书带给写作的巨大作用。
【4】本文主要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描述的。
【5】读了本文,你是否也有同感?谈谈读书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20、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喋喋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应该会有钱。(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缩句)
____________
(4)倘若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又怎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给出的情景,补充写出校园的静态之美。
放学后,校园恢复了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一读,先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仿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某种“想法”。
他(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_____________
23、习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用电器早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如:电饭锅、洗衣机、电冰箱、消毒柜、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电吹风……你使用过这些家用电器吗?你对它们了解吗?现在,请你选一种电器向大家介绍一下。
要求: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2.按一定的顺序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3.题目自拟,结构完整,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400字。
4.习作中不能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需要保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