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乡党篇》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不问马怎么样,而是首先问伤人没有。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思想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2、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自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
B.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变异
C.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
D.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
3、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复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复兴
D.民族复兴、民族觉醒、民族独立
4、《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
A.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
B.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
C.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
5、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6、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
A.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
B.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
C.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
D.文化交流延续东非古代文明
7、东汉末年,民间兴起了乡闾清议品评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到了曹魏时期出现“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这可用于说明( )
A.选官制度改变利于激发官民责任感
B.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
C.曹魏统治者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D.曹魏亟需人才巩固政权
8、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 ,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
A.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
B.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
C.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
D.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
9、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
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10、图X是南宋时期为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绘制的。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另一人则扮眼科医生形象,手拿一瓶眼药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画可说明南宋已出现商业广告②杂剧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此画可用来研究宋代市民的娱乐活动④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讲此画属于风俗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
12、洪武十九年(1386年)浙江舟山46岛居民30000余人被强遣入内地,次年全国唯一的海岛县昌国县(今舟山市的前身)废除。对这一做法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效加强对沿海岛屿的控制
B.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交往
C.舟山成为推行这一政策的中心
D.有效维护了明朝的封建统治
13、关于黄巢起义前藩镇的作用,宋人认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之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材料
A.肯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积极作用
B.认为藩镇是唐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
C.基本否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作用
D.认为藩镇对唐统治有正反双重作用
14、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1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不少菜肴的做法来自外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政权更替频繁
B.封建国家分裂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
16、1927年8月,湖南省委决定把湖南秋收起义区域划分为湘中、湘南、湘西和西南四个区。这个计划遭到毛泽东等的坚决反对。湖南省委最终决定“放弃其他几个中心”,只举行以长沙为中心的“湘中四围各县的暴动”。这说明当时
A.毛泽东对秋收起义有正确的认识
B.湖南省委“左"倾思潮强烈
C.秋收起义使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
D.共产党革命领导经验的不足
17、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18、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径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9、图1、图2是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新建工业分布示意图。这两幅图反映当时我国( )
A.工业的区域分布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B.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实行战略调整以应对严峻国际形势
D.调整工业布局以期推进西部大开发
20、严复选择用文言翻译西方书籍。他的文言书写是使其译本在士人阶层流行开来的一块敲门砖,而且历史表明他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他的翻译作品在晚清风行二十年之久。这表明( )
A.西学成为社会主流
B.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D.语言认同助推思想传播
21、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22、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23、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
A.淮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丰富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C.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D.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很发达
24、德国著名法学家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
A.罗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B.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
C.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
2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________和________的起点。
2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________。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________。
27、宋朝:实行________。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________,出现了冗官局面。
28、罗斯福新政的 主要内容:整顿(________)调整(________)调节(_______) 以工代赈和(________)
影响:标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________)的时代
29、发达的商路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之路”一词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对外商路的代名词。
(1)请选择以下恰当的名称,为下方三幅地图命名。
图一 图二 图三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太平洋丝绸之路”
(2)根据提示,完成以下表格。
图一 | 该时期有著名的广州、 、明州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 ,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 |
图二 | 该时期,西部疆域拓展,朝廷设有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保障此路安全顺畅。 |
图三 | 该时期,“ ”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有“薄来厚往”的特点。此后,由于 开辟,欧洲商船纷至沓来,导致葡萄牙人选择 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 |
30、(___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1、________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2、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33、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________”。此后美苏“________”开始。
34、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
35、东欧剧变出现的原因、实质和具体表现有哪些?
36、物种交换的概况和影响是什么?
37、中国古代在陆上和海上都开辟了丝绸之路。据此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和全盛是在什么时期?
(2)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有哪些?
(3)明初的朝贡贸易和清朝的闭关政策,使得宋元以来发达的海上贸易衰退。与此同时,西方开辟了不同以往的海上贸易航线“太平洋丝绸之路”。上述现象说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38、早期工人运动时间是什么时候?
3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和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