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宜昌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

    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 2、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

    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

    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 4、《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河南准阳),大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此举旨在 (     

    A.强化对落后边缘地区控制

    B.笼络监视殷商贵族

    C.彰显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D.弘扬儒家仁政思想

  • 5、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 6、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 7、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 8、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末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 9、下表为1956~1961年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这些反思与突破

    时间

    反思与突破

    1956年

    提出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

    1958年

    提出“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1959年

    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

    1961年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A.优化了工业发展方针

    B.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D.解决了三年经济困难

  • 10、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期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拓展了中国疆域

    C.推动了官僚政治

    D.实现了国家统一

  •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不少菜肴的做法来自外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政权更替频繁

    B.封建国家分裂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

  • 12、1917年5月,俄国有108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8700人。6月有125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38455人。7月,有206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47750人;65个省中有43个省都发生了农民暴动。由此可得出的事实是

    A.经济困难催化了十月革命

    B.专制统治已难以继续维系

    C.民主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D.建立工农联盟有其必然性

  • 13、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 14、对如图的解读准确的是

    ①西方列强开始在非洲建立殖民地   ②西班牙是非洲的最大宗主国

    ③英国和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区域大致相当   ④整个非洲几乎被全部侵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洪武十九年(1386年)浙江舟山46岛居民30000余人被强遣入内地,次年全国唯一的海岛县昌国县(今舟山市的前身)废除。对这一做法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效加强对沿海岛屿的控制

    B.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交往

    C.舟山成为推行这一政策的中心

    D.有效维护了明朝的封建统治

  • 16、“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 17、唐贞观初年,户不满300万。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在籍户数380万户。而隋朝强盛时期的户数为891万户。到玄宗天宝十三年,有962万户,户数超过隋朝,此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达到了唐朝的极盛。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隋代户口数量有夸大成分

    B.“贞观之治”名不符实

    C.唐代的户口统计更为精确

    D.户口数量反映社会盛衰

  • 18、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自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

    B.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变异

    C.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

    D.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

  • 19、图1、图2是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新建工业分布示意图。这两幅图反映当时我国(     

    A.工业的区域分布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B.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实行战略调整以应对严峻国际形势

    D.调整工业布局以期推进西部大开发

  • 20、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 21、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 22、观察下边示意图,A、B两处可填入的最合适内容是

    A.东周、开放与融合

    B.战国、分裂与融合

    C.东周、分裂与融合

    D.战国、开放与融合

  • 23、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化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 24、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12—1919年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行业发展速度最快。

     

  • 26、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 27、________》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28、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欧洲一体化进入到经济领域合作较高的一体化程度。

     

  • 29、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30、________》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3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新航路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中心也从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________

     

  • 3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  

     

  • 33、明清时期甘肃各民族有:回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1917年________的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非洲年”是指哪一年?

  • 36、工业革命爆发的条件是什么?(从政治、经济、殖民扩张和科技等回答)

  • 37、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的目的、概况和影响是什么?

  • 38、新航路的开辟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从航海时间、航海家和开辟的新航路思考)

  • 39、问题探究: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