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黄巢起义前藩镇的作用,宋人认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之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材料
A.肯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积极作用
B.认为藩镇是唐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
C.基本否定了藩镇对唐统治的作用
D.认为藩镇对唐统治有正反双重作用
2、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以下主张属于荀子的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D.“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3、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下列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4、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5、“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制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6、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不少菜肴的做法来自外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政权更替频繁
B.封建国家分裂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
8、1917年5月,俄国有108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8700人。6月有125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38455人。7月,有206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47750人;65个省中有43个省都发生了农民暴动。由此可得出的事实是
A.经济困难催化了十月革命
B.专制统治已难以继续维系
C.民主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D.建立工农联盟有其必然性
9、下图为中国邮政于2019年12月20日 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二十年前,我国从哪国手中收回了澳门主权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美国
10、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自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
B.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变异
C.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
D.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
11、从已发掘的汉代冶铁遗址来看,西汉初年并不普及的铸铁脱碳钢工艺,在西汉中、晚期得到迅速推广,工艺较先进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也被普遍采用。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政府对冶铁业的直接管理
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C.国内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D.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显著
12、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
A.淮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丰富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C.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D.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很发达
13、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14、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A.鼓励商业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强化思想控制
15、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写道:“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贸易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对这一时期白银的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A.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棉花、棉布
B.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的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
D.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
16、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17、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复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复兴
D.民族复兴、民族觉醒、民族独立
18、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
A.利于推动近代国人思想解放
B.起到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
C.开启了中国思想革命的先河
D.倡导文学作品平民化与世俗化
19、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20、以下表格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
B |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中国义务教育体系形成 |
C | 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
D | 至2020年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 |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
A.A
B.B
C.C
D.D
21、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的制度。到了雍正朝,更规定科道等官(中级官员)每天一人以密折轮流奏事,事无大小,都可照实奏告,即使没有什么事可说,也须说明为什么没有事可说。密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官员的清贪。据此说明密折制度
A.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B.反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C.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益于皇帝治理国家决策的制定
22、1913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后总结自晚清兴办公司20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推原其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于是在他主持下,农工商部很快颁布了《矿业条例》《商人通律》《公司律》《关于利用外资振兴实业办法》等法律。张謇意在( )
A.加大经济统制的力度
B.完善近代法律体系
C.巩固北洋政府的统治
D.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3、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24、宋明理学是儒家文化的新发展,其中提出“心学”的明朝思想家是
A.陆九渊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25、________破坏中国司法主权,也叫治外法权。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借土地居住则成为________的来源。
26、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________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7、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________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_______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8、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________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打出________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29、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________,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________,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30、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商品输出为主到________),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1、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 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 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 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 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 E.美国“大萧条”
32、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他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________”。1785年,________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3、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________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34、________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5、西欧封建制度的是怎样建立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36、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请列举一家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企业。
(2)甲午战争之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领导了哪些重大的救亡运动。
(3)民国初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4)简要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7、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张是什么?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是什么?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分为哪几个阶段?具体的措施和结果又是怎样的?
38、文化多样性出现的背景以及应对的策略是什么?
39、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1)早期殖民活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活动的具体概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