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省区轮廓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黑龙江—龙—哈尔滨
B.②—湖北—鄂—武昌
C.③—云南—滇—西宁
D.④—广东—粤—广州
2、寒假期间,小夏同学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的衣着由厚厚的棉衣换成了凉爽的夏装,他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的是( )
A.从香港到成都
B.从拉萨到北京
C.从哈尔滨到海南
D.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3、下列宣传语中,不符合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
A.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B. 晚婚,晚育
C. 没有生育孩子数量的限制,加快人口增长
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
A.北寒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热带
5、夏季风偏弱的年份,向北推进慢,我国往往会出现:( )
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6、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以林业为主
B.黄土高原农作物一年一熟
C.华北平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华北平原主要发展轻工业
7、读下图,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a河
B.b河
C.c河
D.d河
8、下列山脉中,既位于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又是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界线,还是高原和平原分界线的是
A. 昆仑山 B. 武夷山 C. 太行山 D. 南岭
9、长江航务管理工作会消息:2020年,尽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一遇大洪水等多重考验,长江航运市场仍然实现上扬,干线货物通过量首次突破30亿吨关口,再创历史新高。读“长江流域水系”示意图、“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长江“水能宝库”的自然条件有( )
①无结冰期 ②地势落差大 ③水流湍急 ④江阔水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 )
A.支流多
B.无湖泊调节
C.流域广
D.河道特别弯曲
【3】长江自古被称为“黄金水道”,其发展航运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无结冰期 ②流量大 ③水流湍急 ④含沙量大 ⑤水位变化小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4】针对长江流域的开发,以下措施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①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②加固堤坝,围湖造田
③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 ④迁走长江沿岸1千米范围内的化工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是( )
A.吉林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东省 D.西藏自治区
11、今年寒假,明明准备坐火车从哈尔滨去北京旅行,明明乘坐的火车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哈线
D.京沪线
12、当前,我国全面实施“三孩”政策,这项政策调整针对的是( )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素质低
1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漫画反映的是( )
A.天圆地方
B.板块构造学说
C.海底扩张学说
D.大陆漂移说
【2】上题中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魏格纳
D.张衡
14、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超过400万的一组是( )
A. 汉族 壮族 B. 汉族 蒙古族 C. 苗族 土家族 D. 朝鲜族 侗族
15、北京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北京所在的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6、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
C.奖励生育
D.不控制也不鼓励
17、“引领未来智造﹣﹣2018中国制造峰会”2018年3月21日在青岛成功举办。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们应该( )
A.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B.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C.充分发挥人口众多的优势
D.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教育
18、正确表示我国地势总特征变化的图形是( )
A.
B.
C.
D.
19、对我国土地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旱地为主
B.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
20、EF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甘蔗扯起青纱帐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旱地麦浪大豆香
21、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________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________。
22、内蒙古自治区的________和河南省的________是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处。
23、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请你写出下列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山脉名称
A ;B ;C ;D .
24、重庆市的简称是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25、我国占比例最大的土地资源类型是________。
26、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_______分布。
27、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界线大体是_________。
28、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市,________省南部,________省北部地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________和杭州________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29、__________、方向和__________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0、西亚是世界上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其发展离不开两种液体。下图1为西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西亚石油资源分布图,图3为西亚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图,读图,在下面框图内填写恰当内容。
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⑤ _________⑥ _________
⑦ _________
31、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央红军长征:起点瑞金所在省级行政中心为____,终点陕西的传统民居是____。
(2)诗词中经过的五岭山脉位于____(温度带),岷山(横断山脉)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____级阶梯交界处。
(3)长征红军巧渡金沙江和翻雪山过草地,请同学试分析当时红军所处困难: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水流____(用水文特征描述)翻雪山过草地: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处,海拔在3500米以上,环境恶劣的原因是____(从气候角度来分析)
32、读下图,完成问题。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A属于_________区,B属于________区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指的是________。
(3)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____(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__洋和南面的____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4)夏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灾害。
(5)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灾害;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八年级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通过运用比较法,探究埃及与我国新疆地区的异同;他们找到两个区域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
(1)通过对比发现,两个区域都气候干旱,地表都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但导致两地气候干旱的原因不同。试分析原因:
新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埃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区域都出产的矿产类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区域都出产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新疆的主要产地集中于山麓地带的绿洲,埃及的主要产地集中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看出,新疆的地形轮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长江发源于____山脉,最终流入____海,属于____(内流河/外流河)。
(2)据图可知,长江水系上水电站众多,水能丰富,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最丰富的河段是____。因此被称为____
(3)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江阔水深,形成纵横广阔、江海联运的水运网,并且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航运价值大,被誉为“____”。
(4)2020年长江流域巨大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巨大影响,从气候角度分析长江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____。
(5)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我国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下关于长江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方式合理的是( )
A.上游——伐林垦草种粮
B.中游——退田还湖
C.下游——建坝截流发电
D.大力开发建厂
35、读图1“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和图2“中国干湿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B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
(3)四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4)由此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