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归纳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题意?
A.社会动荡
B.制度变革
C.思想学术繁荣
D.民族交融
2、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藏族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这件事发生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革命党人秋瑾曾作《宝刀歌》:“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诗中“把我江山又赠送”指的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4、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墨子
5、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知识卡片,由此可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察举制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7、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于贤德之人的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分封制
8、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这就是( )
A.国人暴动 B.绿林、赤眉起义 C.大泽乡起义 D.黄巾起义
9、在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商代影响深远。对下列有关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图一司母戊鼎 | 图二甲骨文 | 图三殷墟宫殿复原图 |
A.图一表明商朝青铜铸造水平高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与商王盘庚迁都密切相关
D.三幅图证明商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产生
10、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北魏冯太后 B、武则天
C、辽萧太后 D、慈禧太后
1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12、唐太宗时称为“房谋杜断”的“杜”是指( )
A.杜甫
B.杜如晦
C.杜牧
D.魏征
13、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领袖是
A. 李自成
B. 吴三桂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14、某班同学在研究“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时找到了以下绘画作品,其中与课题探究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
C.
D.
15、下列能准确形容武则天统治的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6、“他和魏征之间,一个虚怀博纳,从谏如流;一个直言极谏,面折廷诤,形成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君臣关系和政治风气”。“他”是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武则天
17、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这表明宋代( )
A.重视农业发展
B.加强对钱币流通的管理
C.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D.重视海外贸易
18、它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扩展疆土,将华夏文化融入各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西周的统治。这叙述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9、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
④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0、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①实行“推恩令”②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③“罢融百家,独尊儒术”④设立御史大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汉初的社会状况及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________,经济萧条,物质财富缺乏,百姓极度贫困。
(2)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2、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人民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次次探索,推动着中国社会走向新的征程。请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初次探索,也因此成为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_______________”诏书,宣布变法。这次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__________的作用,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1911年,由_________领导的辛亥革命以_____________的爆发作为开端席卷全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915年,近代知识分子所领导的的新文化运动,以___________为口号,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1919年于民族危难之际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标志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______________。
23、184年,张角等领导的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________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4、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__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秦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
25、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种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是________。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被成为“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________。
26、《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7、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世界上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28、公元前138年,_______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230年,_______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29、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前,我国南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多个政权,史称“_____________”。
30、北宋的建立人是_______。
31、把相关联的史事连接起来
北京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天然取火
32、请写出与下列帝王相关的盛世局面:唐太宗:________,唐玄宗:________。
33、发展经济,繁荣社会,从古至今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了解古今经济发展和生活变迁,认识人类为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所做的努力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另一项重要标志是什么?
(2)图二中A处为何地?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3)东汉明帝时派谁出使西域?材料二中的这条交通路线被称作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材料三记述的史实加强了大陆与哪一地区的联系?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的史实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