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1、图2是我国考古文物。这些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 )
A.造指南车、制作衣裳
B.建造宫室、挖掘水井
C.制造船只、制作音律
D.学会炼铜、创造文字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建立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置军机处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司马迁著的《史记》,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能查阅到的是( )
A.武王伐纣
B.官渡之战
C.司马炎自立为帝
D.王猛改革
4、强调以法治国,反对空谈仁义的思想家是
A.庄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孟子
5、火药武器在战争中的出现,标志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变革。中国在很早就出现了用火药来推进的武器装备。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蒙恬
B.霍去病
C.李世民
D.岳飞
6、五代十国的统治特点不包括( )
A. 社会经济空前发展 B. 朝代更替频繁
C. 藩镇割据继续发展 D. 战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7、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8、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西起于( )
A.辽东
B.陇西
C.临洮
D.函谷关
9、“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0、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不属于曹操所为( )
A.扫平关中割据势力,完成北方统一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C.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D.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11、东汉末年,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农民起义,这场起义是
A.大泽乡起义 B.项羽、刘邦起义 C.国人暴动 D.黄巾起义
12、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
A.
B.
C.
D.
13、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 推广种植越南传入的占城稻 B.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C. 棉花种植推进到江淮和川蜀 D.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14、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面思维导图中①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世袭制、禅让制
B.禅让制、世袭制
C.分封制、郡县制
D.郡县制、分封制
15、下列两幅图片反映出的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B.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C.积极对外海外殖民扩张
D.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16、春秋以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的原因是 (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分封制的瓦解
C.战争频繁
D.井田制瓦解
17、刘歆《七略》里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几种造字法最早应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8、传说古代陕西渭河流域有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他”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19、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B.建立了澶渊之盟
C.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D.设立西域都护府
20、辽阳汉魏壁画墓是东汉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内容有宴饮图、出行图、庖厨图、宅第图、仓廪图、杂技乐舞图等。我们通过这些壁画可以了解到东汉魏晋时期的( )
A.儒学教育
B.社会生活
C.文学成就
D.行政管理
21、北宋时期,宋真宗亲征鼓舞了士气,宋军打退了辽军,之后宋辽订立盟约,史称“______”。南宋时期,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你所住地区在当时属于统治区域。
22、南北朝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______ 》。
23、中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之一是7000年前长江流域的 ______遗址;一是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 ______遗址。
24、东汉时,名医_________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夏朝制定的历法被称为——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
26、忽必烈完成全国统一前,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______________。
27、仔细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请将下列国家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方框内。
A.吴 B.魏 C.蜀
28、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________,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________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29、
(1)( )女真族 A.辽
(2)( )党项族 B.元
(3)( )蒙古族 C.西夏
(4)( )契丹族 D.金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形势图是 ,战国形势图是 。
31、把相关联的史事连接起来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鼎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动荡的春秋时期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_____。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个短暂统一的王朝是___________。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_____》。
(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___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四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哪两个远古居民生活的时代?他们分别主要种植哪两种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