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王珪《咏汉高祖》)“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秦亡源于暴政 B.刘邦率军先入咸阳
C.秦亡于公元前207年 D.历经“楚汉之争”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的这首经典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的
A.政治黑暗
B.科技发展
C.经济繁荣
D.民族融合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排序正确的是( )
①出版《农政全书》 《本草纲目》②已有了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③日本派遣大量使节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④京剧的兴起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6、“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权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北魏
7、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汉朝的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8、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我们应该去
A.半坡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9、在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国,一个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这得益于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盘庚迁殷
D.平王东迁
10、观察下图,下面对此文物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此文物是唐蕃会盟碑
②现在立于布达拉宫门前
③是汉藏团结友好的见证
④碑上刻有吐蕃和唐朝“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的盟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国 B.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各诸侯国听从周王的命令
12、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创办学堂 B.公车上书 C.学习西方 D.颁布诏书
13、“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发明水排
14、唐玄宗统治后期,宠幸杨贵妃,重用奸臣宦官。唐朝的升平景象急转直下,爆发了大规模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这场动乱是指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朱温建立后梁
D.陈桥驿兵变
15、春秋时期,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 )
A. 晋文公 B. 秦穆公 C. 齐桓公 D. 楚庄王
1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孙子兵法》是所著
A.孙武 B.孙膑 C.孙文 D.孙权
17、有一位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要查阅相关的农业科学著作,应该查找(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8、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建造结构主要是哪一种形式
A. 干栏式
B. 吊脚楼
C. 窑洞
D.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19、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尧 B.黄帝 C.禹 D.舜
20、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日本文化
B.学习中国文化
C.发展商业合作
D.体验大唐繁荣
2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称为“镜子”的是______。
22、北京人生活地点:北京西南________龙骨山上。
23、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2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在_____年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在_____年建立。
25、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____,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
26、中国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请写出下列建筑名称。
(1)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单拱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2)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3)它和外八庙实际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
27、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______击败商朝军队,商朝灭亡;383年,前秦与东晋在______展开决战。
28、公元前209年,谪守渔阳九百人因遇“天大雨”,“失期当斩”,掀起了________起义。184年,经张角10多年的组织策划,发动了________起义。
29、战国后期,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郡江堰,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
30、________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为加强中央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____ 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1、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法治”用“刑罚”统治
兵家 “仁”、为政以德
32、请列举我国境内的原始人五例。
33、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朝)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以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并将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内迁,至台湾统一,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1757年,清延传谕外国商人,以广州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 (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它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在商业贸易方面有何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回答,“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的原因是什么? 清初实行的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