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安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古代数学成就辉煌,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

    A.刘徽

    B.祖冲之

    C.锺繇

    D.华佗

  • 2、苏辙曾这样写过:“(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与上述现象出现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宋夏议和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耻

    D.郾城大战

  • 3、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元朝的是(  

    A.

    B.

    C.

    D.

  • 4、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周边民族被称为戎、狄蛮、夷等经过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社会转型完成

    B.民族交融加强

    C.生产工具革新

    D.社会动荡不安

  • 5、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     

    A.A

    B.B

    C.C

    D.D

  • 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

    A.尧    B.舜    C.禹      D.启

  • 7、“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大诗人白居易对唐朝都城长安布局的描写,从此诗句中我们可以提炼的有效信息是

    ①长安人口众多                                               ②长安城内分为市和坊

    ③长安街道整齐划一                                        ④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8、北宋时期,负责将各地财赋收入收归中央的官员是

    A.知州

    B.知县

    C.太尉

    D.转运使

  • 9、某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A. 灵渠   B. 白渠   C. 六辅渠   D. 都江堰

     

  • 10、“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中的这句话反映了传说时代出现的哪一社会现象?

    A.炎帝时期,发明纺织

    B.黄帝时期,制作衣裳

    C.炎帝时期,通商交换

    D.黄帝时期,建造宫室

  • 11、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  )

    A.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 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

    D. 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

  • 12、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艰苦奋斗精神

    B.无私奉献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民族主义精神

  • 13、“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唐朝《陇西行》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对诗句的理解符合事实的是(     

    A.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藏族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吐蕃归属唐朝管辖

  • 1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的“开元”指唐朝哪一位皇帝统治前期的年号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高祖

    D. 武则天

  • 15、史称“文景之洽”的历史时期是指(  )

    A.周文王在位的时期 B.中国历史上以文化景观为建设重点的时代

    C.商朝甲骨文上描述的远古时代 D.汉朝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

  • 16、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是(     

    A.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B.汉武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D.实行盐铁专卖

  • 17、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对诸侯国发展趋势的影响,不包括(  )

    A. 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

    B.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

    C. 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多

    D. 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 18、“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这表明《史记》(       

    A.叙事简洁

    B.体例完备

    C.完全可信

    D.取材广泛

  • 19、秦朝有一名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 20、“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人们按母系血缘确定亲属关系

    B.氏族家长制大家庭的出现

    C.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体例)的通史巨著。关汉卿是元代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

  • 22、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 23、中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之一是7000年前长江流域的 ______遗址;一是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 ______遗址。

  • 24、他辅佐国君,尊王攘夷,成为春秋第一霸。_______

     

  • 25、都江堰是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的: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 26、汉朝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汉武帝。

  • 27、907年,________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_,南宋灭亡。

  • 28、“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20世纪50年代,这是一首在神州大地传唱一时的歌曲,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与这首战歌有关的事件是

    (2)写出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

    (3)率领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

    (4)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       精神、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 29、今天的汉字是从_____发展而来的。

  • 3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和相关称谓及成果连接起来:

    史学家         李时珍            《资治通鉴》

    科学家         司马光            《本草纲目》

    工匠           宋应星             活字印刷

    发明家         李春               赵州桥

    医学家         毕昇              《天工开物》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两位宋词的代表人物。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鼎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有一套用鼎的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商朝时,鼎成为国家重器,文献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材料二: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把其当做中药材卖给中药铺。1899年,某清朝人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前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卜辞。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请列举两例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3)材料二中所说的未曾见过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含义?

    (4)请你评价一下这种文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