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唐朝诗圣杜甫的诗句,它真实反映了唐朝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的局面。唐朝鼎盛局面与哪一皇帝励精图治有关?(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高祖
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尧
B.舜
C.禹
D.汤
3、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
B.
C.
D.
4、有学者说“秦,虽亡犹存,它亡的悲壮”。“秦,虽亡犹存”在政治方面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修筑长城
5、南宋时期率军北伐,迫使金兵后退,最后却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名将是
A.寇准
B.岳飞
C.戚继光
D.郑成功
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在( )
A. 秦穆公在位时 B. 秦孝公在位时 C. 秦始皇在位时 D. 秦二世在位时
7、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以下哪一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8、“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时,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角色是
A.魏征 B.房玄龄 C.程咬金 D.杜如晦
9、与如图反映内容不符的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设三公 C.地方设郡县制 D.郡守由地方任命
10、开创“贞观之治”局面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 )
A.洛阳
B.成都
C.开封
D.台湾
12、《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陈胜年轻时曾对一起耕作的农民说过:“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陈胜做了一件惊天动地得大事,即
A.刺杀秦始皇
B.推翻了秦朝
C.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建立汉朝
13、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由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的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14、该著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造了纪传体的形式,成为一部不朽的史学著作,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史记》
D.《伤寒杂病论》
15、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是
A.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和使用
B.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C.各国的变法
D.百家争鸣
16、秦始皇时,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铸以下哪个图的货币作为标准货币?( )
A. B.
C. D.
17、王二不小心穿越到了宋朝,想到当地的娱乐场所去打探情况,你觉得他应该去哪里
A.军机处
B.白虎堂
C.太学
D.瓦子
18、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A. 北宋、辽、西夏、金
B. 南宋、辽、西夏、金
C. 南宋、西夏、金、元
D. 南宋、西夏、金、蒙古
19、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安史之乱爆发后)两百年间祸乱不断,战争不息,百姓生灵涂炭,无家可归。这说明安史之乱后( )
A.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
B.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C.黄巢起义全面爆发
D.社会动荡不安
20、“万里长沙”“千里石塘”是明清两代对哪里的称呼?
A. 钓鱼岛 B. 辽东半岛
C. 海南岛 D. 南海诸岛
21、_________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_________________。
22、请写出与以下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2)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3)明代著名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23、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____________。都江堰凝聚了____________父子改造自然,造福百姓的智慧,至今令人敬仰。
24、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我们感知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1)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________“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麻醉药剂________,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3)“医圣”张仲景写成的医学著作________,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理。
25、__________时,粉碎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26、在诸侯争霸时,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的诸侯是_________。
27、城市见证历史变迁。
(1)汉代“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是________。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是________。
(3)明成祖将明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到________。
(4)戚继光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寇。
28、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________个王朝。禹的儿子________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公天下”变成了“________”。
29、请写出下列政权的建立者
(1)辽(契丹)——
(2)西夏——
(3)北宋——
(4)金——
(5)元朝——
30、把图填充完整。
31、将下列历史人物和其相关内容连线
蔡伦 494年迁都洛阳
华佗 建立吴国
张角 创编“五禽戏”
孙权 改进造纸术
孝文帝 创立太平道
32、列举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