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使者来到西汉政府
C.大量西域各族人定居中原
D.西域都护的设置
2、下面是两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这两幅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1960年
②这两幅宣传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这两幅宣传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这两幅宣传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太学”学习儒学,必须到( )
A. 长安 B. 洛阳 C. 咸阳 D. 开封
4、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汉初统治者的治国思想,那么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的空缺处应填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6、“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在
A. 北宋前期,开封地区
B. 北宋后期,四川地区
C. 北宋后期,临安地区
D.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7、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如图王羲之的作品属于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8、李贽在《后秦记》写到:“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秦始皇“掀翻一个世界的行为”包括( )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③修筑万里长城④统一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下列与秦朝灭亡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征收沉重的赋税 B.实行严酷的刑罚
C.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D.征调大规模的民力
10、西晋时的贵族、富豪常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石崇还用十斛(古时一斛等于十斗)真珠为聘从白州得到美女绿珠。白州即今天的( )
A.广州
B.柳州
C.玉林
D.博白
11、传说“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12、强大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几个政权,历史上将这几个政权合称为( )
A.十国
B.七国
C.五代
D.三国
13、“外戚”是指
A.帝王的母族
B.帝王的妻族
C.帝王的母族和妻族
D.特指东汉中后期的宦官
14、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中普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最先称霸的国君是
A.越王勾践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15、汉武帝统治后期,市场上的流通货币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一刀平五千 D.通宝
16、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一社会现象反映的是
A.民族交融 B.江南开放 C.经济发展 D.战乱动荡
17、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
①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都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
③都虚心采纳谏言 ④都注意戒奢从简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1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是( )
A.临洮——咸阳
B.临洮——辽东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19、东汉中期以后,交替专权的是
A.外戚和宦官 B.外戚和将军 C.将军和宦官 D.将军和地方官
20、都江堰建成后,“旱水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说明都江堰
A.对周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B.可以有效预防地震等地质灾害
C.为巩固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D.推动了四川地区的文化发展
21、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古代相应的人物名称
(1)商朝的建立者:
(2)与成语“烽火戏诸侯”相关的统治者:
(3)楚汉之争最后的胜利者:
22、毛泽东曾在他的名篇《沁园春•雪》一词中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但其实这两人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特别不同的地方。
| 秦始皇 | 汉武帝 |
政治 | (1)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上,建立_____。 | (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_” (2)建立刺史制度,强化监察制度。 |
文化 | 统一文字,把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
经济 |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 |
思想 | 为禁锢人们的思想,实行“焚书坑儒”。 | 接受儒家学者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军事 | 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_____东到辽东)。 | 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
23、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____。
24、唐朝都城 (填古地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宋都城 (填古地名)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25、科举制中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_____。
26、北宋建立:______年,以______为都城。
27、春秋时代,出现了老子创立的_________学说、孔子创立的_________学说。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8、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宣布侵入朝鲜,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我国______________,干涉我国内政,威胁我国安全。
29、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型农业灌溉工具是______。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水稻优良品种______,提高了粮食产量。
30、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①下令“______________”,让士兵_________________;(解甲归田)
②将奴婢释放为___________,以增加_________________。(释奴为民)
③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赋税,相应地减免___________。(轻徭薄赋)
31、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孔子( )商鞅( )孟子(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战国时期,兴义属夜郎国。请举出战国时期的一例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古代发生在前秦和东晋之间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
33、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1)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张骞是哪年“始开西域之迹”的?
材料二
(2)材料二中这条古丝绸之路起点A在中国古代的哪个城市?通过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哪一大洲?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三 中国的冶金、凿井、养蚕等手工技术传到西方。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苜蓿、胡瓜等也传入中原。西汉王朝的影响直至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
(3)根据材料三西汉与西域经济交流的情况,你能看出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