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下图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了20世纪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是针对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A.西汉耧车
B.东汉翻车
C.隋唐时期筒车
D.唐朝曲辕犁
3、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出现了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思想大解放”是指( )
A.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兴办太学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4、毛泽东曾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受秦朝压迫而反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后,建立了
A. 张楚政权 B. 西楚政权 C. 关内政权 D. 大泽乡政权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
A.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B.县制的出现
C.司母戊鼎的铸造
D.牛耕的推广
6、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人物中不可能出现在《史记》里的是
A. 商鞅
B. 诸葛亮
C. 刘邦
D. 嬴政
7、安车(下图)是西汉时期一种车驾,常驾四匹马。西汉初期,社会残破,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但到汉武帝时期,马匹遍布街巷。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盐铁专卖”
D.“百家争鸣”
8、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诸侯国是( )
A.齐
B.楚
C.晋
D.燕
9、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严刑苛法
B.统一文字
C.设立郡县
D.统一货币
10、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制度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统一度量衡
11、下图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把中国文化底蕴、现代国际风格、冬奥运动特征融为一体,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下列表述与材料相关的是( )
A.成功举办冬奥会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
B.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灵感源于汉字
C.冬奥会会徽的“冬”字为楷书
D.中国的书法艺术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12、位于承德县的岔沟门遗址、白河南遗址和白河口遗址,都属于新石器时代(即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古遗址。如下遗址中,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长阳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秦始皇陵遗址
13、西周建立的时间
A.约公元前1600年 B.约公元前2070年 C.公元前1640年 D.公元前1046年
1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一道理最早提出者是( )
A.老子
B.孔子
C.孙子
D.庄子
15、我国中医具有独特的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的丰富内涵,这正是中医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以下反映了中医价值和内容的书籍是
A.《水经注》 B.《大明历》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16、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下图中元谋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如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秦、齐、楚 D.燕、齐、楚、秦
18、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19、《历史朝代顺序歌》中有“东周分两段”这样一句。这里的“两段”指的是( )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春秋和战国
D.北宋与南宋
20、明中后期,出现“富者动连阡陌(田间小路),贫者地鲜力锥”的局面。这一社会现象是指当时( )
A.出现财政危机
B.土地兼并严重
C.征赋苛捐杂税
D.官宦舞弊专权
21、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他主张“_______”,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22、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名人辈出。
(1)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________“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2)“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诗中赞美的人物是________。
(3)________是东晋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撰写的,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23、_____________(事件)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_____________(事件)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4、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是________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________年,秦朝建立。
25、填空题:请为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配伍。
( )赵匡胤 A建立契丹国
( )阿保机 B杯酒释兵权
( )忽必烈 C建立元朝
( )宋真宗 D澶渊之盟
2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______》;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秦国为了配合对南方军事行动,开凿了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为了在北方抗 击匈奴,修筑了________,成为世界奇迹。
28、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请根据描述正确填写相关内容。
(1)与成语“退避三舍”相关的战争是_______ 。
(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的________,赵军向秦军投降。
(3)公元前207年,_______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衰亡。
(4)208年,_________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383年,东晋与前秦进行________,这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9、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顾恺之的作品之一是____________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是_________。
3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首先从( )开始,后逐步在( )展开。
31、
32、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称 | 影响 |
管仲改革 | 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
商鞅变法 | 新法推行十年之后,秦的国力迅速上升,从此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
秦国统一 | 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并使之趋于稳固,使统一成为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
造纸术 | 西汉时发明,东汉时得以改进。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
西晋统一 | 结束三国鼎立分裂的局面。 |
书法 | 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专门供人欣赏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简述中国古代的一项文化成就。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