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的农耕居民是 ( )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元谋人
2、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A.种植粮食作物 B.制造多彩陶器 C.发明木构水井 D.铸造精美青铜
3、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指南针和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D.火药和指南针
4、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馍 ”, 因而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 )
A. 兴修了白渠 B. 兴修了六辅渠
C. 开凿了灵渠 D. 兴修了都江堰
5、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A.秦朝设置陇西郡
B.丝绸之路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班超出使西域
6、为了探究在中华文明起源时期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收集了如下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
B.《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粮食的来源》
C.《炎黄战蚩尤》
D.《夏商周农业发展概况》
7、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有一位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真卖隋况,他是有“诗圣”之称的(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8、唐朝大诗人杜牧有一首名篇《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所述的“南朝”四个朝代更迭发展的顺序为( )
A. 宋、梁、齐、陈 B. 宋、陈、齐、梁
C. 宋、齐、梁、陈 D. 齐、宋、梁、陈
9、2014年安徽省民政厅下发名为《关于同意宿州市桥区西寺坡镇更名为大泽乡镇的批复》的文件,正式恢复大泽乡地名。大泽乡是历史地名,这里曾发生( )
A.文景之治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长平之战
10、唐都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规划合理。长安城内设有100多个“坊”,其功能是
A.政府办公区
B.居民区
C.商业区
D.手工业作坊区
11、《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其“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涿鹿之战 D.盘庚迁殷
12、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
A.长平之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刘邦灭秦
D.巨鹿之战
13、下图是《梦溪笔谈》中对我国古代一项发明的描述,与该项发明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版印刷,一版已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版已具。更相互用,瞬息可就。 |
A.蔡伦
B.毕昇
C.司马光
D.王祯
14、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15、下列图片均选自同一部明朝科技巨著,这部作品应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6、和北宋多次发生战争,但又有100多年的时间保持和平交往,并曾经和北宋缔结盟约相约为“兄弟”之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由下列哪个民族建立的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17、某班举行一场辩论会,辩题是:战国争雄的利弊。认为“利大于弊”的主要理由是
A.后期战争具有统一性质
B.战争造就了军事家
C.战争破坏性很强
D.战争促使兵器改进推动春秋社会发展
18、一个原本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居然在18世纪达到封建社会的又一个顶峰,而且超越了前代。这个“顶峰”指的是 ( )
A.明朝前期 B.康熙时代
C.康乾盛世 D.明清时期
19、下列遗址、遗迹、文物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白马寺
C. 唐招提寺
D. 《步辇图》
20、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21、统一车距: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_____,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驰道、直道等),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22、由河姆渡文明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的国家。
23、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于是实行“( )”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4、春秋后期,________和__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5、(1)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从英国手中收回_______。
(3)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从葡萄牙手中收回_______。
(4)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_______。
26、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编年体史书《______》: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抗元名将是______。
27、唐太宗称为镜子的大臣___________。
28、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_________;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_________。
29、“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明朝民族英雄( )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30、图一《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中①(北宋的都城)处是____(填地名)。图二中②处是南宋和金的分界线____。
图一 图二
31、请将下列人物及其成就连线
司马光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资治通鉴》
毕昇 活字印刷术
杜甫 《窦娥冤》
关汉卿 诗圣
32、列举秦汉以来的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在外交上采取了什么口号?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宫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运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改革?材料中包含哪两项内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这次改革性质的是哪一条内容?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哪一条内容?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是哪一条内容?
(4)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