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乌鲁木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东汉刘秀统治时,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文景之治 B.休养生息 C.大一统 D.光武中兴

  • 2、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 3、关于元朝统一的历史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结束唐末以来割据的局面②开创了此后元明清500多年的统一局面

    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④为今天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4、某位老师用下面这段话作为一节历史课的结束语。“墨家天下一家,儒家教化世人;道家无为清净,法家明镜高悬。战国风云汹涌,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这节历史课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A.私学兴起

    B.百家讲坛

    C.百家争鸣

    D.学术研讨

  • 5、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 6、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知人善任

    B.三省六部

    C.轻徭薄赋

    D.宽省刑罚

  • 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政权有

    ①后唐

    ②后梁

    ③后晋

    ④后周

    ⑤后汉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③②①⑤④

  • 8、很多同学喜欢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结合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云南元谋

    B.陕西半坡村

    C.浙江河姆渡

    D.山东大汶口

  • 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陈胜、吴广起义

  • 1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湖南长沙因病逝世。下列文物中和“杂交水稻”最有渊源关系的是(     

    A.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B.北京周口店出土的穿孔骨针

    C.半坡遗址发掘的纺轮粟粒

    D.河姆渡遗址发掘的大量谷壳

  • 11、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秦始皇“焚书坑儒”

    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B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

    C

    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D

    晋惠帝昏庸无能,手握重兵的封王先后起兵

    导致黄巾起义

    A.A

    B.B

    C.C

    D.D

  • 12、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形式的小说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长篇小说,其中出现“猴王宝座,水帘洞”等场景的小说应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 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源于

    A.项羽的抗秦斗争

    B.刘邦的抗秦斗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王莽篡夺西汉

  • 14、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宋太祖

  • 15、图中的“名落孙山”这个故事,与中国古代什么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中央集权制

    D.禅让制

  • 16、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甲骨文

    B.钟鼎文

    C.小篆

    D.隶书

  • 17、下列措施中哪些属于贞观时期推行的革新措施(  )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律法

    ③增加科举科目

    ④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8、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工作。”在中国秦朝时期,负责监察工作的官员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 19、商朝是我国青铜器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工艺精美。谁是迄今为止发现最重的青铜器(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象尊

  • 20、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靠东的是哪个诸侯国( )

    A.齐国

    B.燕国

    C.秦国

    D.楚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为加强中央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____ 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22、明朝时期科技、建筑取得很大成就,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为防御蒙古贵族,明朝先后18次修建了东起鸭绿江、西至______的万里长城。

  • 23、夏朝最后一个暴君是________________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___世纪

    东周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西周的统治阶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商西周的奴隶主要来源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写出下列诗歌中反映的基本史实。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2)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25、______族的阿保机建立辽国;_________族的元昊建立西夏。

  • 26、__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备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朝开始。

  • 27、___________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明朝,对科举考试的题目、答卷格式及内容作了严 格规定,这种文章被称作 ___________

  • 28、唐朝____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步辇图》。

  • 29、半坡遗址发现地点是_________

  • 30、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史称______;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汉朝

    商汤

    周朝

    周武王

    商朝

    刘邦

    夏朝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中国古代年代尺(局部)

    (1)结合材料一回答,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政权②是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

    (史料实证)

    材料二: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赵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2)宋太祖分别采取了哪些“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措施,从而强化中央集权?

    (历史解释)

    材料三:“清朝重新统一西藏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总结前朝治藏经验和本朝治藏实践的基础上,逐步通过册封、定制、设官、驻军、用兵等举措巩固了对西藏的统治,在一段时期内达到了维护清朝在西藏统治的目的,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朝前期管辖西藏地区采取的任两项具体措施?

    (家国情怀)

    材料四:晋商是活跃于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雄踞徽商、浙商、粤商等十大商帮之首。晋商主导的“万里茶路”长 5150 公里。在运输过程中翻山越岭,闯沙漠,过草原,加之常常遇到盗匪抢掠,路途之遥远与艰苦难以想象。晋商对待顾客秉持“见利思义,诚信不失”原则,所销售商品货真价实,“秤平、斗满、尺满足”。晋商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热心于社会公益,忧国忧民,如灾年设锅施粥以赈灾民,大捐军饷以助朝廷平定战乱。

    ——摘编自蒋荣华《从晋商历史角度解读企业家精神》

    (4)从材料四中对晋商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身上哪些宝贵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