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部分目录,根据目录内容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国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下列文物能直接印证唐朝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秘色瓷 西安出土的唐代金器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A.中外交流活跃
B.文化教育昌盛
C.手工业的高超
D.社会风气开放
3、现代社会中,手机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北宋时期的( )
A.交子
B.会子
C.五铢钱
D.银票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西周
C.秦国
D.秦朝
5、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重心转移
6、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来概括最为恰当
A. 争霸 B. 伐虐 C. 分封 D. 变法
7、先进的生产工具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下图所示的唐朝发明的农业工具的名称是( )
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8、明朝后期的文学作品中,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反映出
A.明后期开始实行民主制度
B.西方民主平等思想传入中国
C.文字狱政策加强思想控制
D.传统思想已经发生一定变化
9、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览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下列措施中与朱元璋的忙碌直接相关的是(
A. 设立行省 B. 建立内阁 C. 废除丞相 D. 设立军机处
10、公元前221年,秦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定国都于( )
A.镐京
B.洛阳
C.咸阳
D.建康
11、“天可汗”是少数民族对哪个皇帝的尊称?( )
A. 唐高祖 B. 唐玄宗 C. 宋太祖 D. 唐太宗
12、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司南。它最开始出现的朝代是:
A、汉朝 B、宋朝
C、唐朝 D、战国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与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
A.《韩非子》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14、下图是秦始是统六国后,采取的措施之一,这有利于( )
A.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C.加强封建君上专制
D.加强各地交通往来
15、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创办报刊,宣传洋务
C.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D.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16、一般认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人洞人
17、《礼记.礼运》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北京人时期 B.半坡人时期 C.尧舜时期 D.黄帝时期
18、学习宋元时期的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社会变化和民族关系发展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9、宋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崛起,不断汲取中原先进文明,使得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忽必烈改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表现。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 建立行省制度 B. 推行重农政策
C. 在中央设立国子学 D. 人分四等
20、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下列民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有
①匈奴②鲜卑③氐④羯⑤羌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21、《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中①处是__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__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清朝疆域图(1820年)
22、西汉初年汉高祖为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而采取的政策是____。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推行该政策,经过文帝、景帝两代的整治,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______” 。
23、公元前2070年,_____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24、
| 措施 | 作用、意义、影响 |
政治 |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________制度。 ①中央:最高统治者称______,总揽一切军政大权;设________分管_________________; ②地方:推行_________ | 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来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文化 | 统一文字;(把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_____) | 【材料研读】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
经济 | 统一_______; 统一______(规定全国统一使用___________); | |
交通 | 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驰道、直道; 开凿_____________(沟通________________,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 | |
思想 | “_________________”(李斯建议。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
军事 | 派大将_____北击____,修筑____西起____,东到___ | 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
25、四五千年前,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___激战,黄帝部落最终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项羽晓勇善战,在_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26、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________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____________的势力增强。公元前_______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7、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A_____________
(2)秦长城两端西起B_____________,东至C_____________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8、《________》是西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
29、山顶洞人体质特征:模样和________人基本相同。
30、_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周王室地位______,大的诸侯势力_______。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_______的地位。
31、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法治”用“刑罚”统治
兵家 “仁”、为政以德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炎帝与黄帝结成炎黄联盟的战役——
(2)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的战役——
(3)周武王打败商军的战役——
(4)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3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经历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政治文化遗产,对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读下面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是始于隋朝,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的政治制度,这是什么制度?
(2)图2是元朝的行政机构示意图。中央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什么?指出元朝在四川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的名称。
(3)图3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行政管理机构?请比较图2和图3,在对地方的管理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4是清朝设置的一个机构的外景,这个机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这个机构的名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