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末年,刘允章上《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上述材料反映的应该是( )
A.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B.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C.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原因
D.导致五代十国混乱的原因
2、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组同学走进山西博物院晋国霸业展馆,看到题下图所示的一组数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公元前632—前564年的近百年间,晋国发生的重大战争有23次,其中争霸之战占30%以上,如城濮之战、鄢陵之战等。 |
A.兵器制造业十分发达
B.开始出现铁制兵器
C.诸侯争霸的时代风貌
D.卿大夫势力的崛起
3、184年,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的是( )
A.张角 B.王莽 C.主父偃 D.董仲舒
4、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
A、到扬州去观赏游玩 B、沟通南北方的水路交通
C、为灭陈做准备 D、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5、下列属于推翻秦王朝残暴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6、水利专家考察了整个工程设计,对它的科学性惊叹不已,无论是飞沙堰的功能,还是鱼嘴分水堤的修筑,设计之合理、用料之节省、效果之显著,堪称世界奇迹。这里所评述的“工程”建成于( )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7、秦始皇统一货币的作用是( )
A.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消除诸侯对中央的威胁
D.有利于向百姓征收赋税
8、小历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冯太后
D.唐玄宗
9、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河北被称为“燕赵大地”,这种称呼源于历史上的源最早可上溯到
A. 禅让制
B. 分割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10、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基础,存在与民众之中。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下列可以说明此论断的材料是
A.速写《红军草地夜宿》
B.歌曲《国民革命歌》
C.版画《八路军大生产》
D.邮票《北平和平解放》
11、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②短期统一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④被少数民族起义推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12、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我们从图所示的青铜器中可以感受到中国青铜器的哪一特点
A.工艺精湛
B.体积庞大
C.中西合璧
D.用途广泛
13、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符号,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
A. 张骞 B. 玄奘 C. 班固 D. 张謇
14、下列组图展示了我国一项伟大发明的部分工艺流程。这项发明( )
A.改变了欧洲社会传统作战方式
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加强了秦朝与西域的了解与往来
15、“以酒为池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这副对联描绘的分别是夏朝和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的暴政,他们分别是
A.汤、桀 B.桀、纣 C.汤、纣 D.武王、纣
16、12月13日至17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九届缔约国会议在埃及召开。秦朝时为监察官员防止腐败而设立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17、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D.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
1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技术的
C.造纸术的改进
D.书籍销售的扩大
19、“它打破了人民宁静的生活,无数人被迫离开心爱的家园,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它让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它”指的是( )
A.国人暴动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五胡内迁
2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两大近代民用工业的经营状况说明( )
A.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
D.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21、下图是我国战国时代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名字是 ,由秦国蜀郡太守 主持兴建,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
2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填空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的国家之一 。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朝开始。
(3)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周朝的统治者实行__________
(4)东周分为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
(5)历史上实行变法收效最大的是_____国。
(6)李冰在今天成都以北修筑了一个既防洪、又有蓄水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
24、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25、唐朝书法家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___、___和___等。
26、东晋的王羲之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27、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______,她是我国历史上______的女皇帝。
28、西周早期,统治者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______(制度名),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
29、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______。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的是_____。
30、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___完成的。
31、顾恺之 《水经注》
司马迁 《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齐民要求》
张仲景 《女史箴图》
郦道元 《史记》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____
(2)抗击日本的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黄海海战中牺牲的将领是____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4)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实行复辟帝制的是________
33、中国文明源远流长,早期人类文明起源值得一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2月在北京周口店村龙骨山上,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后来龙骨山上陆续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
(1)从材料可提取出北京人的哪些信息?这一发现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
①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 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迹。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还会使用天然漆,还出土了象牙雕刻…. | ②半坡遗址有房屋、窖穴、壕沟,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厂。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建筑。半坡人制作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 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 等家畜;还用弓箭、长矛等捕猎;用鱼又等 捕鱼;也采集野果。出土了彩陶、骨针、陶 埙、纺轮等… |
(2)据①②比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产、生活上的异同之处。 |
材料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3)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从中可读出黄帝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