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示意图说明( )
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 B.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C.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 D.化石是复原北京人特征的重要证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列入诸侯,批判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这反映了( )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
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
C.《史记》的体裁多样
D.司马迁公正记事,秉笔直书
4、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的搭配,不具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是( )
A.魏晋南北朝北方人民的南迁——南方经济的初步开发
B.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晋的统治
C.休养生息——汉初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D.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5、时下鉴宝活动红火,各种鉴宝节目充斥荧屏。“鉴宝师”这一原本冷落的行当,现在水涨船高、热门起来。下面是鉴宝师对某一历史文物的介绍:“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那么这一文物是
A.四羊方尊 B.利簋 C.毛公鼎 D.司母戊鼎
6、同学们搜集到有关山顶洞人的如下资料,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考古工作者的笔记
B.山顶洞人的复原头像
C.遗址中出土的骨针
D.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来讲,大多为百姓而“鸣”,只有一家为统治者而“鸣”,并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8、碳﹣14年代测定法被广泛应用于对考古发掘获得的古代遗迹、遗物的年代测定。但是,目前它只能对5万年以内的生物体进行测定。下列古人类的距今(2019年)代可以据此确定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长阳人 D.山顶洞人
9、“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嬴政
B.杨坚
C.李渊
D.赵匡胤
10、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如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原始人类曾经居住在( )
A. 云南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余姚 D. 陕西西安半坡村
11、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1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统一铸币
C.北击匈奴
D.休养生息
13、北京是中国首都,也是历史上多个王朝的都城。其中,在作为元朝都城时它被称为( )
A. 涿郡
B. 上都
C. 中都
D. 大都
14、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4000年,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商汤灭夏
D.汉武帝大一统
15、姜尚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立了大功,被封为齐侯,他应该履行的义务有:
①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服役
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授民授疆土”
④与其他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6、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澶渊之盟
C.岳飞抗金
D.设置驻藏大臣
17、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尧
C.舜
D.禹
18、“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两汉时期的盛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休养生息政策③轻徭薄赋④减轻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19、如果要了解古代农业生产,可以查阅的著作有( )
①《齐民要术》 ②《水经注》 ③《农政全书》 ④《天工开物》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20、如果想体验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A.亲手制作彩陶 B.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打猎捕鱼、纺织、制衣 D.挖掘水井
21、提出“仁者爱人”,反对苛政,主张以德治国的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___。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同方略,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___”。
22、(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_____)江五大水系;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_____)负责监察事务;明朱元璋为监视官民,设立(_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4)唐朝的都城(_____)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其中(_____)是明北京城的核心。
(5)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3、填空题: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24、二、赤壁之战
1.原因:____年,曹操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经过:曹军与孙刘联军在____对峙。周瑜采用____打败曹军。
3.影响: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5、(题文)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第一个开启王位世袭制的是__________。
26、(1)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_____逐渐进化而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_____的特征。
(2)距今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懂得人工_____,靠采集、狩猎为生;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_____。
(3)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朝开始。
(4)_____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末期的_____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5)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_____国家;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27、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___到中国,当时称为___。
28、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完成下列有关秦朝的相关信息。
(1)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皇帝______。
(2)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______。
(3)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______。
(4)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的是______。
(5)北击匈奴的大将______。
29、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和他的主要辅助者,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0、科技的发展是时代的动力。请列举下列和科技发展相关的史实。
(1)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政全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工开物》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道德经》 | 老子 |
《伤寒杂病论》 | 钟繇 |
《宣示表》 | 张仲景 |
《洛神赋图》 | 司马迁 |
《史记》 | 顾恺之 |
32、写出明清时期的两个大型商帮。
33、“滚液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人众多,其中有很多人物在历史上评价不一,众说纷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表绍,则名徽而众素,然操逐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扶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材料一中的“操送能克绍,以弱为强者”指的是哪一著名战役?这次战役有何影响?
(2)材料一这段话是诸葛亮对谁说的?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的核心观点
材料二: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己挫英雄百万师。
——唐·胡曾《咏史诗》
(3)材料二这首诗评述的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哪次著名战役?有人说,这首诗的第一句“烈火西焚魏帝旗”存在历史知识上的错误,他为什么这样说?
材料三: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
——易中天《品三国》
(4)材料三是易中天教授对诸葛亮的评价与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一下你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