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由中央政府直接统辖始于元朝,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省
C.御史台
D.宣政院
2、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待一统(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分封诸侯王
C. 大兴文字狱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宋代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具体包括
①文臣吃香武将受气
②文官也主持军务
③科举进士地位高
④武将功高受重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相传算盘的发明者是( )
A.嫘祖
B.隶首
C.伶伦
D.仓颉
6、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族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7、“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可能与下列哪个史实有关?( )
A.削藩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三司”
D.重文轻武
8、我国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 )
A.兼容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多元性
9、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人类是( )
①北京人 ②河姆渡人 ③元谋人 ④半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下列关于宋元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阿保机——辽 B.元昊——金
C.阿骨打——西夏 D.忽必烈——契丹
11、下图所示文物彩陶出土于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主要是哪一原始居民( )
A. 元谋人 B. 河姆渡人 C. 北京人 D. 半坡人
12、“像其秦代的前辈一样,隋的统治者可能也过于雄心勃勃,他们企图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过多的东西,滥用了其新臣民的忍耐和忠诚。”下列史实不属于隋朝统治者“滥用了其新臣民的忍耐和忠诚”的是( )
A.营建东都洛阳
B.统一度量衡
C.修筑长城和驰道
D.三次征伐辽东
13、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高峰,其数量繁多且精美,功能也日趋发生变化。从青铜器的外形看,其最初的功能是
A.礼器
B.权力象征
C.食器
D.兵器
14、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中国的火药和烟火 ▲ (时间)经 ▲ (人)传到了欧洲。
A. 13世纪 欧洲人
B. 14世纪 阿拉伯人
C. 14世纪 欧洲人
D. 13世纪 阿拉伯人
15、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在大殿上亲自面试考生
C.姚崇和宋璟担任宰相
D.唐太宗迎接玄奘求经归来
16、第一手史料是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材料,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下列那个选项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产生”的第一手史料
A.《漫画中国历史复商周卷》 B.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C.司母戊鼎 D.传说大禹治水
17、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于是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这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 )
A.《大明历》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九章算术》
18、下图为福建省泉州市灵山的一座碑文图片。据此判断此碑始立于 (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某校团委举办“中华文明”历史图片展,其中出现这样一组图片(如下),为这组图片归纳名称,最合适的是( )
货郎图 清明上河图 市舶司遗址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20、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1、观察《战国形势图》,回答问题
(1)写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A B C D
E F G
(2)地图右下角插图“舌战群臣”中力主变法的是 ,这一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奖励耕战、 。
(3)结合内容说说这次变法有什么影响?
2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与达赖_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某班开展歌谣学史的活动。邀你共同探究。根据所给内容在横线处选择合适内容把歌谣补充完整。
启、汤、奴隶制、世袭制、分封制。
大禹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________制。
王位传给儿子________,禅让从此变________。
夏桀是个亡国君,________灭夏建商朝。
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
吕尚、周公佐武王,纣死商亡西周立。
天子统治有加强,________制行天下固。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2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势力大减,虽然在名义上仍是______________,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26、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长城西起___________,东到___________。
27、选择搭配题(把下列人物对应的成语序号写在括号里)
A、 退避三舍 刘邦 ( )
B 、卧薪尝胆 孙膑 ( )
C 、约法三章 晋文公 ( )
D、围魏救赵 勾践 ( )
28、阅读《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在图中方框内填上相应地点所代表的字母。
A:葱岭
B:长安
C:那烂陀寺
29、北宋建立:960年,__________建立北宋,定都_______________ 。
30、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名家辈出,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中唐诗人 的诗歌讽喻社会、同情人们,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31、连线
(1)司马光 a.《史记》
(2)司马迁 b.《资治通鉴》
(3)李白 c.诗圣
(4)杜甫 d.诗仙
(5)关汉卿 e.《窦娥冤》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南宋初年,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抗金名将——
(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4)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材料一: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来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
材料二: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袄教人,就有20万。”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三: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中国与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朝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
(1)根据材料一写出汉代与马来西来、印度尼西亚交往的历史证据。
(2)材料二反映出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请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出一个历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