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十世纪初、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这些信息,你会联想到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
A.犬戎
B.匈奴
C.契丹
D.党项
2、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各国的变法变革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和同为一家”描写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A. 突厥 B. 吐蕃 C. 回纥 D. 南诏
4、王晓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中有如下关键词语:魏征、完善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她研究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明太祖
5、“秦始皇……从根本上改变了间接统治的传统,采用官僚制度,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材料中“直接统治”的实现得益于( )
A.皇帝制度的创立
B.御史大夫的设置
C.六国文字的统一
D.郡县制度的推广
6、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疆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
B.南至南海诸岛
C.西跨葱岭
D.北接北冰洋
8、唐朝“胡风盛行”,许多外来宗教得以传播,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反映出唐朝社会风尚怎样的特点
A.奢侈浪费
B.单一保守
C.繁荣创新
D.多元开放
9、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表明了
A.华夏民族的单一性
B.华夏民族的排他性
C.华夏民族的多元性
D.华夏民族的创造性
10、开学了,同学们甲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 那么,聪明的你知“甲”同学姓
A.夏 B.商 C.周 D.秦
11、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周
12、下图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据此,我们能进一步研究
A.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B.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C.北京人的居住环境 D.北京人的用火情况
13、(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括号中朝代顺序准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东汉、西晋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14、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
A.顾恺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宋应星
15、下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牧野大战的图片,图中倒戈投降的是谁的军队
A.夏桀
B.商纣
C.蚩尤
D.周厉王
16、“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耙,教民农作。”“神农”是指(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伏羲
17、《新唐书》记载:“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
A.开明开放
B.胡汉交融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18、“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唐诗是对下列哪一种瓷器的由衷赞美( )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
19、著名学者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汨清流。”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20、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留下很多豪言壮语,如“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她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是( )
A.元灭南宋后成为俘虏
B.靖康之难后国破家亡
C.澶渊之盟后宋金议和
D.八王之乱后人口南迁
21、陆上丝绸之路
(1)背景:自从______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______交流日趋频繁。
(2)路线:______→河西走廊→______→中亚、西亚→______。
(3)商品:商人把汉朝的丝绸和______运出,又把西域的______、葡萄、______、宝石等传入中原。
(4)作用:沟通了______的交通。
22、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刘邦就是(_______)
23、春秋时代,出现了老子创立的_________学说、孔子创立的_________学说。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4、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25、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_______,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如_______。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_______。
26、简介:孔子是春秋后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间不长,以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27、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古代相应的人物名称
(1)商朝的建立者:
(2)与成语“烽火戏诸侯”相关的统治者:
(3)楚汉之争最后的胜利者:
28、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9、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_。
(2)_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河姆渡人已经掌握了种植________的技术。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
(5)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
30、唐朝都城_____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会;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的明长城。
31、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法治”用“刑罚”统治
兵家 “仁”、为政以德
32、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1)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________”,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2)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________”。
(3)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3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闪耀着光芒。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彼时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摘编自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1)根据材料一,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请写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和由其弟子依据其思想言论汇编而成的语录文集。
(2)假如你要参加一场历史文创比赛,要求是结合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创造一件文创作品。材料二已为你提供两件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代表,请任选其一进行文物介绍。(包含这件文物的名称及价值)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历史上汉朝时期的文化成果一例,并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献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