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位著名的南宋抗金名将。当年他率领的抗金军队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将士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所以称为“腊八节”。这位将领是( )
A.岳飞
B.卫青
C.霍去病
D.寇准
2、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中的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甲骨文 | |||
现代汉字 | 马 | 犬 | 牛 |
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甲骨文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现代汉字马犬牛
3、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是( )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大夫
4、隋朝末年,家住涿郡(见下图)的一位商人,要到洛阳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必须经过
A.邗沟 B.通济渠 C.永济渠 D.江南河
5、观察图,指出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使用天然火。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
D.图片中的文物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6、王教授在介绍某一朝代的市民生活,常常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生活(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7、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推行了禅让制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阪泉大战中胜利
8、每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和尧
B.黄帝和炎帝
C.尧和黄帝
D.舜和尧
9、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张旭、顾恺之、李白
C.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D. 张旭、顾恺之、杜甫
10、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后期产生的多种社会危机却让它逐步走向覆亡。下列与明朝的覆亡相关的有( )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④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中出土于殷墟、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12、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下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A.废汉献帝,称帝建魏
B.开发了西南地区
C.派卫温到达夷洲
D.完成了北方统一
1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有
A.孟子一民贵君轻
B.墨子—无为而治
C.庄子—“兼爱”“非攻”
D.韩非子—以德治国
14、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这反映了( )
A.商业的繁荣
B.农业的发展
C.手工业的兴盛
D.纸币的使用
15、中国古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一时期繁荣的景象(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6、通过下面两本连环画,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详细了解中国古代
A.抵御外地的抗争
B.监察制度的演变
C.民族交融的历程
D.农民运动的发展
17、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
A.辽——匈奴族——冒顿单于
B.西夏——党项族——阿骨打
C.辽——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D.金——蒙古族——元昊
18、武则天曾下令,奖励能使所辖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州县官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善于纳谏
B.提倡节俭
C.重视生产
D.重用贤能
19、先秦儒学在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深远。先秦儒家吸收了殷周以来的文化传统,特别是继承了西周的礼乐文明,经过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以下内容是孔子思想核心的是( )
A.有教无类
B.以法治国
C.反对苛政
D.仁
20、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少数,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为正朔(即正统),称臣纳贡。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材料反映出( )
A.南方相对稳定
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已完成统一
C.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的出现
D.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21、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级发动的武装反抗统治阶级的运动。我国历史上开此先河的是__________。
22、唐朝边疆各族中 是藏族的祖先,回纥是 族的祖先。
23、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左图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___________制;下右图印证了___________在秦国的变法举措,该变法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_,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尊称或盛世局面。
(1)炎黄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2)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3)文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____________
(4)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____
26、公元前209年,谪守渔阳九百人因遇“天大雨”,“失期当斩”,掀起了________起义。184年,经张角10多年的组织策划,发动了________起义。
27、1561年,______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______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28、地点:______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9、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____。
30、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请填写有关科技文化成就的内容。
(1)东汉时,宦官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2)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拓者 ,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3)东晋的王羲之,代表作是《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南北朝时,祖冲之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31、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项目。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答案。
(1)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消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前期统治者不断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在对外关系上,唐政府实行友好开放政策,当时与唐通使交网的国家主要有七十多个,出现了“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盛况。唐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使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使者、学者和商人的频繁交往;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中外贸易的广泛展开,使唐都长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也使唐朝得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摘编自许敏《唐前期的改革与兴盛》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实行的对外政策。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