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甘南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十岁的小明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刚给他作了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考生答题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D.考中的考生大部分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 2、他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穿汉服;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促进了民族交融,这次改革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光武帝改革

  • 3、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A.《九章算术》 B.造纸术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 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

    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 5、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A. 发现了圆周率

    B. 编写《九章算术》

    C. 推算圆周率

    D. 发明十进位法

  • 6、下侧对联所引典故出自

    A.《牡丹亭》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 7、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国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汤因比认为嬴政最大的功绩在于(     

    A.修建了万里长城

    B.废除了分封制

    C.开创了统一格局

    D.推行了郡县制

  • 8、参图,把人当作坐骑的夏王是

    A.  B.  C.  D.

  • 9、人类一直对从哪里来充满好奇,探寻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A.化石 B.史书 C.神话 D.石器

  • 10、“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这时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B.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C.有利于民族的交融

    D.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 1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 12、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13、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 14、三国时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时期。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 15、秦王(苻坚)与阳平公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这是对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描述。和材料描述相关的成语是(     

    A.草木皆兵

    B.闻鸡起舞

    C.中流击楫

    D.纸上谈兵

  • 16、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某地流行这样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文中“闯王”指哪一位农民起义领袖

    A. 陈胜

    B. 黄巢

    C. 李自成

    D. 张献忠

  • 17、直接导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的历史事件是

    A. 西晋灭亡   B. 五胡内迁   C. 黄巾起义   D. 八王之乱

  • 18、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现象大大增加,这说明(     

    A.改革推动了民族交融

    B.胡人发现汉服很漂亮

    C.胡汉之间互换衣与食

    D.汉人发现胡食很美味

  • 19、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 20、文物与文字一样都承载着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体现河姆渡居民农业发展水平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________。这一文字是清朝人________于1899年首次发现的。

  • 22、266年,司马懿的孙子_____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____________为都,史称西晋。

  • 23、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主持修建的。

  • 24、夏商时期:

    (1)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_____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

    (3)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_____与商军展开激战,商朝灭亡。

  • 25、秦始皇派大将________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

  • 26、学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后,你应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身为中华儿女,理应为祖先的优秀文明成果自豪。请你在横线是填写相应内容。

    (1)张仲景:被称为“____”,著有《____》。

    华佗:____时期(填朝代)著名医生,他发明了解轻病人痛苦的药“____”。

    (2)贾思勰:他的农学著作是《____》;造纸术的改进者是东汉的____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朝代)的____花了十多年时间写成的史学巨著《____》。

  • 27、图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回答各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   B:   C:   D:

     

  • 28、秦末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___。东汉后期,张角领导的____,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29、老子的著作是《________》,孔子是大思想家和______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 30、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秦朝统一后,以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事件名称   内容和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诊断

    古田起义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出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历史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开创性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历史》

    材料二   

    A.文景二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有大量的金钱,库存粮食和铜钱充盈。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B.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材料三   公元前138年,一支100人组成的使团从长安启程,踏上西行之旅,为首者本是侍卫皇宫的一个普通郎官,然而,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荣誉的向往,有着强烈的探险精神,他喜欢开拓未知的领域,不甘心碌碌一生,他就是张骞。当汉武帝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者时,几乎无人敢应募,张骞欣然而出,担负起联系大月氏国的重要使命。然而,对于大月氏具体的情况甚至它的所处的确切地址,张骞等人几乎一概不知,西域的一切也只在传说中……

    ——摘自《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共同表现,指出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并概括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