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我国安徽省繁昌县人字洞发现的繁昌人,经专家推测,可能生活在距今约240万——20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我国境内人类的历史可以向前推进约( )

    A.20万—60万年

    B.100万年

    C.30万—70万年

    D.130万年

  • 2、东晋时期,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其中是指

    A.司马昭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光

  •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中①处政权名称是( )

    A.东晋

    B.前秦

    C.宋

    D.陈

  • 4、纵观历史,历经两晋南北朝近3个世纪的动荡后,隋唐统一国家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傲然临世。这里的两晋

    A.东晋、西晋 B.北晋、南晋 C.西晋、东晋 D.南晋、北晋

  • 5、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的是(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户部尚书

     

  • 6、清朝统治下,中国人口飞速增长,从清初的1063.3326万增长到42644.7325万。可以说,清朝统治对中国人口的贡献非常之大。但人口的增长也带来了一些严峻的问题,包括(     

    ①大量开垦荒地,植被和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②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③促使统治者实行了苛政,大兴了文字狱        

    ④为了加强对人口的治理,清朝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 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战国七雄,干戈不息

    C.光武一统,中兴伟业 D.秦灭六国,雄图霸业

  • 8、在暑假,小明实现了参观元谋人遗址的愿望。这个古遗址位于我国(     

    A.云南省

    B.陕西省

    C.浙江省

    D.辽宁省

  • 9、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北方各族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这说明(       

    A.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统治者注意缓和民族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D.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出现大融合趋势

  • 10、西汉王朝在建立之初釆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力倡节俭 B.“以德化民” C.休养生息 D.盐铁官营

  • 1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

    A. 以士为本   B. 以农为本   C. 以工为本   D. 以商为本

  • 12、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轻徭薄赋

    D.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 1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 )

    A.农作物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聚落和磨制工具的发展

    D.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出现

  • 14、“探寻儒家文化起源”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去实地参观的地点是

    A. 殷墟博物馆

    B. 山东曲阜孔府孔庙

    C. 秦始皇陵兵马俑

    D. 河南洛阳白马寺

  • 15、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A.吃上用陶器煮熟的猪肉 B.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

    C.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D.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

  • 16、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与材料中的“僧人”有关的是(  

    A.唐蕃会盟碑

    B.唐招提寺

    C.《大唐西域记》

    D.《步辇图》

  • 17、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剧《贞观长歌》中(     

    A.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文成公主入藏

    D.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 18、历史上实行分封制的最终结果都是导致地方势力强大而威胁中央政权。西晋时期,手握重兵的地方势力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A.黄巾起义 B.诸侯争霸 C.三国鼎立 D.八王之乱

  • 19、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指的是谁的统治 ( )

    A.唐中宗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 20、你在这里看到了北宋繁华的都市生活,以下生活场景符合实际的是:( )

    A. 全国居民普遍用煤作为燃料

    B. 老百姓普遍穿着棉布做的衣服

    C. 内地人普遍席地而坐

    D. 这里的市场很繁荣,晚上有夜市,早上有晓市。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文字与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商周时期出现的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称为铭文,也叫_______

    (3)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4)汉代________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5)王羲之的代表作品___________,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 22、填空题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的《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较完整的农书。

     

  • 23、汉初,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 ______政策。经过几代皇帝六七十年的坚持和努力,西汉国力增强,社会稳定,历史上称为 ______

  • 24、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之称。

  • 25、诸侯争霸影响:

    ①积极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实现局部兼并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

    ②消极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 26、唐朝时,由日本派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_______

  • 27、宋朝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_________,并设有“蕃市”“蕃学”。

  • 28、公元前2070年,_____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 29、戚继光抗倭

    ①倭寇:元末明初,_____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_____

    ②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称为“_____”。

    ③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

  • 30、填写下列表格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孔子 道家   仁者爱人

    老子 儒家   无为而治

    墨子 法家   兼爱非攻

    韩非 墨家   以法治国

    孙武 兵家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不少于3个)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004年,澶州城下辽国大兵压境,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抗敌,请求皇帝宋真宗御驾亲征,在有利的形势下接受了议和条件。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宋高宗向金称臣,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观察材料一图,请写出对应方框内下列地点的名称。

    A:南宋都城        B.宋金和议确定的分界线的关口

    (2)从材料一图中可看出该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结合所学,请你为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提一个建议。

    (3)材料二中的宋辽和议在历史上称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岳飞率领宋军取得的一次大败金军骑兵主力的战役,说出这次战役的名称。

    (5)宋金和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