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的诗句“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都反映出唐朝( )
A.政治制度先进
B.工艺水平领先
C.民族交融加快
D.中外交往密切
2、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重心
D.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
3、下列属于明成祖的主要活动( )
①派郑和下西洋
②废“行省”设“三司”
③用了四年的时间营建了北京城
④建立特务机构东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中华文明的起源
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6、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是在 ( )
A.汉代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7、汉顺帝末年,“跋扈将军”梁冀把持朝政,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译文:性格正直的人,不免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反倒封侯拜相。)这首童谣反映了
A.外戚干政
B.黄巾起义
C.光武中兴
D.宦官专权
8、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有
①《三国志通俗演义》②《牡丹亭》③《西游记》④《水浒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
A.孔子
B.孙子
C.屈原
D.韩非子
10、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
①春秋 ②战国 ③前周 ④后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与“半地穴式房屋”、“粟”、“黄河流域”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12、下列不符合山顶洞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一项是
A. 距今约三万年
B.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C. 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 会人工取火
13、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墨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依法治国
C.荀子——顺应自然
D.庄子——兼爱、非攻
14、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15、我国古代有一部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作者贾思勰,搜集了丰富的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并经过实地观察和亲身实践之后写成此书。这部书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6、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轻徭薄赋 ②让士兵还乡务农 ③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提出“以德化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7、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8、“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郑燮咏史诗《绍兴》所反映的史事的历史背景是( )
A.宋辽对抗
B.宋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宋元对峙
19、南北朝时期我国雕塑艺术蓬勃发展,修建了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些反映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插。佛教传入中国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20、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人类进化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下列与北京人相关的考古发现和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21、秦统一的货币为 __________,汉武帝统一铸造的货币为 __________。
22、雍正帝,设立_____,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2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
24、观察如图,请将A、B两个选项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A.河姆渡
B.半坡
25、在元朝,民族间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
26、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___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秦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
27、下图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_ 。
28、按朝代顺序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朝代,完成填空:
A→商朝→B→春秋→C→秦朝→D→东汉→E→两晋→南北朝
(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继承王位,________制代替________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B王朝因为实行________制,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
(4)C时期________的变法使秦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5)D时期开通的一条重要商路是________,对开通这条商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_____。
(6)E建立前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段,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役,请列举其中两例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
(7)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改革,加快了黄河流域民族大交融的过程。
29、都江堰是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的: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30、秦___________:更加残暴,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恣意挥霍,穷奢极欲。
31、连线题:根据所学知识,把相应信息用直线连接起来。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遗址。
(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3)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所谓“大出”是指唐代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所谓“大进”是指唐代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
——《开放与兴盛的唐朝》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对外开放的史实。
材料二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期,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并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3)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