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在6000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粟 D.玉米
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下列与此材料有关的人物是
A.郑和
B.康熙
C.郑成功
D.戚继光
3、《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 北京人时期 B.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 尧舜时期 D. 夏商周时期
4、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A.玄奘西行
B.唐蕃和亲
C.鉴真东渡
D.安史之乱
5、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例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条件是( )
A.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6、要了解秦长城的西起点,需要去
A.辽东 B.嘉峪关 C.临洮 D.函谷关
7、岳飞是抗金英雄,下列政权对峙的局面属于岳飞抗金的历史背景的是
A.
B.
C.
D.
8、“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是汉朝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下列属于两者共同原因的是
①释放奴婢 ②轻徭薄赋 ③减轻刑罚 ④勤俭治国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9、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包括
①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③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兴趣盎然,一起讨论起班级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并与教材中各家的主张作了比较。下列有关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滴
B.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C.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法家做法
D.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墨家影响
11、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提倡“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你认为他是谁?
A.禹
B.嬴政
C.杨竖
D.李世民
13、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书圣”________,他的代表作__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
A.王羲之、《兰亭集序》
B.锺繇、《宣示表》
C.顾恺之、《女史箴图》
D.俪道元、《水经注》
14、“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由此可知,秦国之变得益于( )
A.颂扬汤武功德
B.商鞅变法
C.强调以礼治国
D.批评商朝暴政
15、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炎帝
B.黄帝
C.炎帝和黄帝
D.尧舜禹
16、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
A.反对暴政 B.创立宗教组织 C.提出口号 D.推翻统治王朝
17、西汉儒学大家董仲舒曾向汉武帝进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根本动机是
A.发展社会经济
B.巩固封建统治
C.提高人民文化
D.增加国家收入
18、东汉末年,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涿鹿之战
19、“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天意指黄巾)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西汉王莽起义 D.东汉黄巾起义
20、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下列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一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1、分封制的(1)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23、(1)公元前771年,西周被________族所灭;316年,西晋被________人灭掉。
(2)________年,西汉建立;________年,西晋建立。
(3)东汉定都________;东晋定都________。
(4)被后世称为“医圣”的代表著作是《__________》;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5)三国时期的__________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南北朝的_________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24、北宋建立:______年,以______为都城。
25、以下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关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探究学习,请你一起来完成。
探究内容 | 探究成果 | 探究感悟 | |
科技成就 | 医学之光 | 春秋战国的名医①_______总结出望、闻、问、切的方法;东汉末年的张仲景编写②《________》提倡预防疾病。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③_________使病人失去知觉,便于手术。 |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科技和传统文化曾领先于世界。 |
造纸之术 |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 ④_______(朝代),后经⑤_______(人物)的技术改进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 ||
文化成就 | 文字演变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⑥________。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字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⑦________。 | |
文学瑰宝 | ⑧《___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史学家⑨著述。主要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史事。 |
26、秦建立后在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汉武帝为了加强政治上的统一, 实施了___________,使诸侯国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7、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_____”;炎黄联盟逐渐形成_____族,即今天汉族的前身。
28、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_________,他们已经知道保存火种;而在使用火的进化史上,山顶洞人却懂得_________。
29、达尔文曾经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农学家著作的影响。这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0、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一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遗址之一,该遗址证明 是人为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良渚古城遗址(浙江,2019年 世界文化遗产))
(2)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 国家,进入 社会。
(安阳殷墟(河南,2006年 世界文化遗产)
(3)上述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展示的文字是 ,这种文字记录了 朝的历史。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年 世界文化遗产)
(4)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请问他的思想核心是“ ”。
(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中国、哈萨克期坦,吉尔吉斯斯坦,2014年6世界文化遗产))
(5)西汉时期,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联系的人物是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起到了极大的 作用。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32、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人物
(1)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的思想家——
(2)纸上谈兵的人物——
(3)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4)曹魏政权的建立者——
(5)《齐民要术》的作者——
(6)《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的作者——
(7)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科学家——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材料二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摘编自陈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材料三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一表达了曹操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
(2)材料二中曹操战胜袁绍的著名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这首词描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哪次战役?这次战役的影响是什么?
(4)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社会动乱,英雄辈出。你最喜欢这一时期的哪位人物?简要说明你喜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