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印证了商鞅变法内容的哪一点( )
A.统一货币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统一度量衡
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3、对于下图中的信息解释正确的
A.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统一
B.有利于长江以南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民族间文化交流
D.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4、下列名医中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5、我国政府把哪一天定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A.9月3日
B.10月10日
C.12月12日
D.12月13日
6、“澶渊之盟”指的是谁和谁之间的盟约( )
A. 辽和北宋 B. 西夏和北宋 C. 辽和金 D. 金与南宋
7、“祖率”是祖冲之的杰出贡献,它所属的领域是( )
A. 医学 B. 文学 C. 建筑 D. 数学
8、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黛玉葬花”这一故事情节出自(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9、下面是一位历史老师写的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其中描写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的对联是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0、隋朝末年,有位商人通过大运河从洛阳运送一批牡丹花到余杭,美丽富贵的牡丹花招来沿途成千上万的百姓围观。你认为这种情形不可能发生在( )
A.永济渠沿岸
B.通济渠沿岸
C.邗沟沿岸
D.江南河沿岸
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吴王夫差
B.越王勾践
C.楚庄王
D.齐桓公
1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13、2018年,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项目。殷墟遗址展现的王朝是
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商朝
14、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商朝
B.秦朝
C.东周
D.夏朝
15、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中华各民族一个互相交融的过程,下列最能体现民族交融的内容是( )
A.回族
B.草市
C.交子
D.早市
16、下面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C.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派武将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17、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诸葛亮——发明翻车
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18、嘉庆元年国库存银5658万两,到嘉庆十九年时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材料说明
A.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B.政府出现财政危机
C.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D.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19、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局面(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0、下列关于联盟首领禅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舜→禹→启
B.尧→舜→禹
C.尧→禹→舜
D.舜→禹→尧
21、半坡遗址发现地点是_________。
22、宋朝时由越南传入的______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得以推广。
23、北宋著名画家 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 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24、唐玄宗时,____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25、历史的发展需要某些因素的推动。
(1)秦始皇嬴政,他将 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2)汉武帝在位时,思想上采取 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26、先进生产工具和优良农作物均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唐朝时发明了操作灵巧省力的耕作工具_________;两宋时传入我国并推广种植的_________,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7、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已经具备了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8、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王朝是(________)。
29、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咸阳,建立西汉。 ( )
30、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海外贸易。
31、连线题
A.晋文公 卧薪尝胆
B.楚庄王 尊王攘夷
C.越王勾践 退避三舍
D.周幽王 问鼎中原
E.齐桓公 烽火戏诸侯
32、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对应的名称
(1)张仲景:________(作品)
(2)《农政全书》:________(作者)
(3)贾思勰:________(作品)
(4)《天工开物》:________(作者)
(5)李时珍:________(作品)
(6)《女史箴图》:________(画家)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李斯说:“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
(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
(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