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衢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春秋早期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等诸侯都称为“公”,而战国开始,魏惠王、秦孝文王、齐威王等诸侯都以“王”相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百家争鸣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等级制度

    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能力明显加强

    C.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D.东周王室衰微,大诸侯势力崛起

  • 2、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A.东京市民到“瓦子”(瓦肆)看戏

    B.元宵节时大相国寺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

    C.街道两旁酒店、茶楼比比皆是

    D.艺人在街头说唱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 3、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注重农业生产

    C.减轻赋税和徭役

    D.实行盐铁专卖

  • 4、东汉时期,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的是

    A.华佗

    B.张衡

    C.蔡伦

    D.顾恺之

  • 5、清代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 6、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北宋前期泉州地区

    B.南宋后期四川地区

    C.南宋前期泉州地区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 7、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 8、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A.隋朝建立——陈朝灭亡——开通运河——唐朝建立

    B.陈朝灭亡——隋朝建立——唐朝建立——开通运河

    C.唐朝建立——陈朝灭亡——开通运河——隋朝建立

    D.开通运河——陈朝灭亡——隋朝建立——唐朝建立

  • 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称颂的是秦始皇

    A. 统一中国   B. 推行县制   C. 修筑长城   D. 抵御匈奴

  • 10、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世界,有一项发明既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与保存提供重要条件,东汉时改进这一发明技术的人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蔡伦   D. 祖冲之

  • 11、10世纪初,建立契丹族政权的是 (   )

    A. 耶律阿保机   B. 元昊   C. 阿骨打   D. 铁木真

  • 12、南宋时期,坚持抗元斗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著名诗句的抗元英雄是(     

    A.文天祥

    B.辛弃疾

    C.陆秀夫

    D.苏轼

  • 13、《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 14、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他是

    A. 黄帝

    B.

    C.

    D.

  • 15、西晋,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时代。265年,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其都城在?

    A. 洛阳

    B. 长安

    C. 咸阳

    D. 建康

  • 16、下列政权中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西夏与北宋 B.辽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

     

  • 17、以下是我国古代社会曾经出现过的盛世景象,其中出现于清朝的一项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18、“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 19、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B.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

    C.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D.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 20、面对2021年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威胁,有专家直言,全球70亿人将面临生存挑战。我国在防治瘟疫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东汉末年时出现的一部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九章算术》

    D.《史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灭掉了唐朝。

     

  • 22、(题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2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________,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对应举之人亲自出题面试,开创了__________

  • 24、4世纪前后,鲜卑拓拔部迅速崛起,建立____________

  • 25、为加强君主专制,_____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 26、春秋后期,面对社会大动荡,在政治上, ________主张“无为而治” ,________主张 “仁”和“礼” ,他们通过学术争鸣,阐述个人思想。

  • 27、西汉皇帝 _______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的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 28、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由实用文字到艺术书法的发展。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东晋书法家_____被誉为“书圣”,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 29、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始祖炎帝和__________;每年十月赶赴“东方圣城”——山东曲阜,拜谒__________ ,感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 3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徐悲鸿   《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   《愚公移山》

    聂耳   《狂人日记》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夏、商、西周三朝的的暴君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与亚洲诸国,或国土相连,或一衣带水。千百年来,人民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交流,谱写出了一页页壮丽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学习知识。学成后的留学人员一批一批返回日本,在日本全面推行以唐朝为样本的改革,建设“律令制”国家,大起唐式伽蓝(佛寺),以位于今日奈良的平城京和位于京都的平安京为代表,八、九世纪的日本简直就是唐朝的翻版。

    ——韩异《遣唐使与学问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遣唐使对中日文化交流发挥了什么作用?日本人的什么精神值得学习?

    材料二 佛教东传中国,是一种外来宗教向另一个文化高度发达国家的传入。比起佛教来,中国人固有的意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许多明显的优越之处,这就决定了佛教思想对中国人的意识不是“征服”,而只能是“融汇”……。

    ——《中外文化交流史》(张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历史上通过佛教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个典型实例。

    材料三 郑和一行的访问受到普遍的欢迎。在占城,国王乘大象,其他酋长骑马,来到城郊迎接郑和,前后拥随着一支五百人的队伍,一有的拿着锋刃短枪,有的舞着皮牌,有的打着鼓、吹着椰壳筒,举行欢迎仪式。在榜葛刺……”。

    ——《国史概要》(樊树志)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郑和一行的访问受到普遍的欢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