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鄂尔多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A.黄巢

    B.张角

    C.朱温

    D.李渊

  • 2、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等级制

     

  •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人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D.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 4、(题文)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该确保的道德底线。这句2 000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论语·颜渊篇》,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 5、“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 对敌人的仇恨

    B. 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C. 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D.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 6、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到了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人口大量减少

    B.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C.国家疆域扩大

    D.诸侯地位一落千丈

  • 7、“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受到民众爱戴。”这位传说中的伟大人物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 8、东汉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A.诸侯四起争夺王位 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C.暴政治国怨声载道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 9、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是一部(  )

    A. 地理学著作 B. 药物学著作

    C. 工艺百科全书 D. 农学著作

  • 10、《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世袭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郡县制

  • 11、农具的改进及广泛应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曲辕犁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西晋

  • 12、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作用很大,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千里沃野,得益于(

    A.白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 13、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百家争鸣的局面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竞相改革的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 14、东晋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作“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民间的这一说法反映了( )

    A.皇权逐步走向衰落 B.士族成为东晋政权主要支柱

    C.相权严重威胁皇权 D.南方政治文明仍落后于北方

  • 15、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A.干栏式房屋

    B.半地穴式房屋

    C.出土的稻谷

    D.铜鼎

  • 16、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下列连环画中反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是

    A.

    B.

    C.

    D.

  • 17、西周社会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士,他们都属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主要源于什么制度的实行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集权制

  • 18、李华同学在图书馆翻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书是

    A.《论语》 B.《左传》 C.《资治通鉴》 D.《史记》

  • 19、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打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他之口而震撼人心,永远刻在了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这里的“他”是指

    A.霍去病 B.主父偃 C.蒙恬 D.张骞

  • 20、位于北京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曾是元朝囚禁文天祥的土牢。下列属于文天样所写名句的是(       

    A.“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D.“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为加强君主专制,_____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1) 7世纪,统一青藏高原各部,建立吐蕃政权是

    (2) 10世纪初,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他是  

    (3) 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4) 1616年,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 23、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24、清朝道光年间形成的______,被誉为“国剧”。

  • 25、江淮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填写相关内容

    (1)在安徽宿州爆发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______ 。

    (2)______之战,东晋以少胜多,阻止了前秦南下的步伐

    (3)齐桓公任用_____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经济

  • 26、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_______________

  • 27、北宋时兴起的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_____的前身是徽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 28、(1)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有东渡日本的僧人 和西行天竺的

    (2)960年,后周大将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定在上京临潢府。

    (4)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 力劝皇帝亲征,最终打退辽军。

  • 29、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生活在________流域。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________

    (2)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的政治制度。________

    (3)沉重打击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东汉末年农民起义。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从春秋战国到魏晋时期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前207年,巨鹿之战 (1)东晋与前秦进行的战役,是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200年,官渡之战 (2)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208年,赤壁之战 (3)曹操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4)383年,淝水之战 (4)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衰亡。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和六部名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秦始皇、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他们对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们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淮书》

    材料三 如图是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

    材料四 汉武帝统治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还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五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在该制度中,皇权有何特点?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汉初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3)如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如何应对?

    (4)材料四中“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而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作用如何?

    (5)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