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建立县制
2、“在古代,阻碍平天下最大的力量,自然是列国的纷争。”因此,秦灭六国后实行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
3、《汉书》记载,西域胡商来到中原是因为“其欲贾市为好”。当时,西域物品在中原地区非常受欢迎。这反映出( )
A.中原传入西域的主要是地方特产
B.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C.西域传到中原的主要是技术
D.丝绸之路改变了经济结构
4、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是因为( )
A.执政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B.临朝理政,完善科举
C.重用人才,奖励生产
D.在位期间,多谋善断
5、《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汉末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是( )
A. 曹魏 B. 西晋 C. 隋朝 D. 北宋
6、一位秦朝老人收到一封家书,得知其子正在参与长城西起点的修筑。老人儿子劳作的地方位于
A.辽东郡
B.长安
C.咸阳
D.临洮
7、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8、如图是我国古代的新型播种工具,它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它是在何时开始出现的
A.西汉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春秋时期
9、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诸侯国是
A.楚军
B.郑国
C.蜀国
D.秦国
10、南水北调工程(如下图)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京杭大运河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1、由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党益民精心打造之力作《石羊里的西夏》,是第一部全程演绎西夏历史、解密西夏覆灭的长篇小说。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铁木真
12、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战争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从材料看,商鞅变法对这种战局起的直接作用是
秦军战绩 | 全胜 |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 败北 |
58次 | 3次 | 4次 |
A.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B.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D.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14、他是中医临床理论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王羲之
15、有学者认为“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你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开也避不掉。”学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因为( )
A.焚书坑儒
B.统一了东南和岭南
C.确立了封建王朝的国家政治框架
D.修筑长城
16、中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它是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其中开创了这一学科临床理论体系的古代名医是( )
A. 张仲景 B. 扁鹊 C. 华佗 D. 李时珍
17、学习隋唐历史后,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繁荣与开放
C.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D.中外交往与冲突
18、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方战乱
B.南方安定
C.北民南迁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9、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因出土了大量甲骨文和青铜器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哪一个朝代的存在提供了历史依据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0、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商朝→夏朝→西周→东周
B.夏朝→商朝→西周→东周
C.商朝→西周→东周→夏朝
D.西周→东周→商朝→夏朝
21、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设置_________来加以管理。
22、原因: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_______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________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3、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体例)的通史巨著。关汉卿是元代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
24、明末各支农民起义军中,( )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25、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考试科目,___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6、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的地方是___________。
27、夏、商、周的建立,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这一时期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夏、商、周的更替,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朝代 | 建立者 | 建立时间 | 都城 | 亡国之君 | 古代文明成就(列举两项) |
夏 |
|
|
|
|
|
商 |
|
|
|
| |
周 |
|
|
|
|
28、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______进行决战,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曹操和孙权、刘备在______激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9、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王_____把都城迁到殷。
30、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南宋有一些文臣武将十分爱国,其中比较有名的是:___________抗金,___________抗元。
31、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传说传说时代中,治水有功的人物是——————。
(2)主持秦国的变法,为秦国的强盛做出贡献的人物是——。
(3)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是————————。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汉文帝与汉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1)结合材料一,回答这是什么时期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汉文帝与汉景帝统治时期的社会局面被称作什么?
(3)比较材料一、材料二,说说商鞅、汉文帝与汉景帝对待“农”的态度的相同点。
(4)当今社会,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