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在几千年前,我国某个地方的原始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彩陶,同学们说这个地方是( )
A.北京
B.元谋
C.半坡
D.河姆渡
2、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受封者不能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夏传子,家天下。”这里的“子”是指( )
A.禹 B.启 C.孔子 D.墨子
4、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它重达832.84千克,工艺复杂,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是( )
A.四羊方尊 B.后母戊鼎 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
6、“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十年寒窗”等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7、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能够代表春秋时期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铜铲
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③犁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大清国的开国皇帝是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多尔滚
D.忽必列
10、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但也没有摆脱改朝换代的命运。唐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下列有关“五代”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黄河流域五个政权先后更替 ②统治区域都在南方地区
③政局相对稳定,战乱影响较小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此举”(开凿运河)之“功”是
A.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大运河方便了帝王的游玩
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3、2020年4月4日上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庚子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祭祀广场庄严举行。我们每年清明节祭祀黄帝是因为
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建立了第一个国家
14、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商朝西晋
B.商朝战国
C.战国东晋
D.战国陈朝
15、禹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的主要贡献是治理水患,他治水时采取的方法是
A.堵塞决口
B.加高堤坝
C.顺势疏导
D.加宽河道
16、位于南方的建康从两汉时期偏远小城到东晋南朝时发展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比较安定
B.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民南迁
D.江南地区地广人稀
17、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重农抑商
18、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A.宋夏议和
B.澶渊之盟
C.宋金和议
D.辽金议和
19、小张同学研究老家十堰的历史沿革,在资料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秦时,十堰分属汉中郡和南阳郡。”这是因为秦朝实行( )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行省制度
D.分封制
20、中华民国十九年铸造的钱币,请你判断这一钱币的铸造年代相当于公元的哪一年( )
A.1919年
B.1912年
C.1930年
D.1931年
21、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人类是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远古人类是 。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分别是 和 。
3.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是 。 黑陶是山东文化的象征。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
5.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文公通过(战役) 成为中原霸主。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朝。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
7.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同时期盛行的“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 年。西汉的都城是 。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____;公元前207年________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10.秦始皇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后,兴修 ,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___,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22、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地位:______贾思勰的《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____________,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____________等重要思想。
3.影响:在______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3、-----------------------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_______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
(2)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是________,建立者是________。
25、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________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____________的势力增强。公元前________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6、我国我国历史上第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7、唐朝的商业繁荣,都城___________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唐朝的陶器________________闻名中外,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8、识读如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汉代著名的医学家,它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是制成了“________”。创造出了”________”,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2)图二是汉代的另一位著名的医学家________,其作品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该著作是《________》,他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________”。
(3)图三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他提出“仁者爱人”。同时他又是大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4)图四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他政治上主张“________”,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________》一书
(5)图五是汉代新型播种工具________。
29、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______、______出击匈奴,大获全胜,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30、山顶洞人体质特征:模样和________人基本相同。
31、请把下列成语与相应历史人物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 赵括
围魏救赵 廉颇
负荆请罪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孙膑
32、请分别列举曹魏时的书法家两位和顾恺之的代表作一部。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包 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就有很多创造、创新和发明。
材料一: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门第出身等于人才。于是造成“上 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到了明清时期,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 的萎缩,一个个孔乙己、范进被批量生产;人才选拔制度陷入了僵化,成为 近代中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钱穆
材料二:在粘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 排版时,在铁板上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一个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 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材料三:图一是唐朝新式农具
材料四:图二是某时期罗盘针模型图
材料五:图三是元朝疆域图
问题一:材料一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后来被什么制度给打破?这种制度在唐朝以什么科和明经最为重要?这一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问题二:什么因素导致明清时期“考试形式萎缩”?“考试内容的萎缩”是何意思?在材料一中找出导致“近代中国万马齐喑”的重要原因?
问题三: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问题四:阅读材料三,唐朝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耕地工具是什么?在同一时期还创制了哪一新的灌溉工具?
问题五:阅读材料四,说出这项文明成果什么时候广泛用于航海?是什么人将它传入欧洲?
问题六:阅读元朝疆域图,回答,元朝推行什么地方制度来管理广大疆域?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