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等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B.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统治局面
C.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D.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曹操取得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2、出土的唐代雕塑造型丰满健壮、雍容大度,具有浪漫豪放的气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融合中国传统的剑舞与西域舞蹈之精髓,创造出《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作品,广受好评。这反映出唐代( )
A.艺术成就高于周边地区
B.中原对西域文化输出频繁
C.具有开放而自信的气度
D.体育运动成为百姓的追求
3、下列典故反映秦朝残暴的是
A.三过家门而不入
B.酒池肉林
C.尊王攘夷
D.一人犯法,殃及亲邻
4、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 辽 B. 西夏 C. 金 D. 元
5、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A.澶渊之盟
B.设澎湖巡检司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雅克萨之战
6、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该遗址是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大汶口遗址
7、下图是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部分目录。该著作应是( )
A.《资治通鉴》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8、“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自由 B. 博爱 C. 平等 D. 爱国
9、秦朝因为周朝确立的分封制导致周后期王室衰微,最终被诸侯国所取代,因此不再推行分封制。于是( )
A.建立皇帝制
B.确立丞相制
C.推行郡县制
D.强化监察制
10、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主张符合老子观点的是( )
A.“仁者爱人”
B.“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C.“兼爱”、“非攻”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下列图片反映的建国初期三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
B.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C.促进了祖国统一
D.废除了封建制度
1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②会制造石器、骨器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会种植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②① D.③④
13、在我国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我们自然想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南宋 B.北宋
C.唐朝 D.隋朝
14、孔子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子由好偏激,子路爱冲动,曾参性子慢,于是就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扬长避短。”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教学中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5、四川绵阳北川在地震前有一个纪念性的景点,该景点的说明性文字中引用《史记夏本记》所记载:“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话。该景点所纪念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16、有学者认为,北京之所以在元、明、清成为首都,是隋汤帝决定将运河延伸到东北的结果。这表明,永济渠的开通
A.对后世政治格局影响深远
B.表明隋炀帝意在迁都北京
C.加强了隋朝对江南的控制
D.保障了隋朝顺利征伐辽东
17、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地区有辽,西北地区有西夏。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辽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鲜卑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18、下图为北京人遗址出土的部分石器,这反映出北京人
A.能够直立行走
B.已学会使用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懂得制作工具
19、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扩大了周的疆域
D.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20、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
A.推动了经济发展
B.强化了思想控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导致了国家分裂
21、西汉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______”的政策。
22、元朝时期,统辖宗教事物和西藏军政事物的机构是_____。
23、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秦朝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______。
24、政治制度贯穿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1)尧舜时实行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为 。
(2)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3)秦朝开创,以后为中国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2)隋炀帝被叛军杀死的地点——
(3)唐朝时设立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的两个机构——
2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是从________朝开始的,这时比较成熟的文字是________。
27、东汉时期,______(人物)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_____》一书。
28、(题文)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夏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
(2)商朝的最后一个王--_____
(3)相传创造文字的是--_____
(4)擅长纺织并会缫丝的是--_____。
29、从605年开始,______征发了几百万人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我们无锡运河属于隋朝大运河的______段。
30、明朝药物学著作《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宋应星编写的《_____》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词与节日搭配起来。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E.元宵节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玉F、春节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G中秋节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
(2)武装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
(3)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____
(4)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面积最大的根据地是____
33、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加强国家统一,两者密切结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初期,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的“宝船”船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时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
——(美)基辛格《论中国》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二: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了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2)材料中的“戚爷”是指的谁?
材料三: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1685年、1686年,康熙皇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侵略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1689年中俄双方通过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3)材料三中提到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条约?签订时间是?
材料四: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自持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骄傲自满。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个政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针对这一政策,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