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衡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公布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坚持参加冰雪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意义。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一位名医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这位名医是(       

    A.华佗

    B.蔡伦

    C.张仲景

    D.司马迁

  •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   B.   C. 西周   D. 秦朝

  • 3、据《隋书•食货》记载,“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唐朝盛世的基础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体现了隋朝的繁荣局面

    D.体现皇帝奢侈,纵情享乐无度

  • 4、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其中的原因不应包括

    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

  • 5、《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我们了解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下列史实能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

    A.北京人知道使用火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C.曹操统一北方

    D.司马炎建立西晋

  • 6、“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帝抗俄

    D.岳飞抗金

  • 7、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是(     

    A.黎元洪

    B.袁世凯

    C.段祺瑞

    D.张作霖

  • 8、下面不属于北京人的是(  

    A.人工取火 B.使用天然火 C.打制石器 D.直立行走

  • 9、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收集了以下研究内容,其中合适的是(     

    ①铸造出大型青铜器司母戊鼎

    ②以“尊王攘夷”的口号争霸天下

    ③李冰主持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

    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孔子

  • 11、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韩非子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B.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C.孔子主张“仁政”,反对苛政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 12、西周分封的齐、鲁、卫、燕等诸侯国,实质上是周王室在东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将周人、殷人及其他土著居民共同纳入一个封国,削弱了旧势力的相对独立性。上述材料反映出分封制(     

    A.依据血缘关系进行分封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D.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 13、“春秋战国乱悠悠”“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 14、中国的《道德经》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此书的观点属于(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 15、贞观时期,被人称为“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的是(  )

    ①房玄龄

    ②姚崇

    ③杜如晦

    ④魏征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6、山东省博物馆展出了妇好墓出土的文物。妇好是商王的王后,曾率兵平定北方边境的战乱,妇好墓中出土的器物中有的刻有文字。这些文字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 17、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 18、下列思想家中认为难与易、长和短、输和赢能够相互转换,并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孙子 D.韩非子

  • 19、下列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应错误的是(     

    A.寇准——澶州保卫战

    B.元昊——建立辽

    C.阿骨打——建立金国

    D.岳飞——郾城大捷

  • 20、下列早期人类最先使用火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历史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___________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 22、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是(战争名称)_____;_____(战争名称)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

  • 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是__________ 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 朝。

  • 24、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25、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______朝。

  • 2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______击败商朝军队,商朝灭亡;383年,前秦与东晋在______展开决战。

  • 27、________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东汉时期,________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2)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3)唐朝著名诗人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4)唐朝著名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5)《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2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

  • 30、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把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A. 秦朝             B. 西周            C. 商朝          D.南北朝

    夏朝——( )——( )—— 东周 ——( )—— 汉朝——三国——两晋——( )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选择搭配

    (1)( )实行“法治”   A、贾思勰

    (2)( )《兰亭集序》 B、墨  子

    (3)( )《史记》 C、张仲景 

    (4)( )“兼爱 非攻”   D、王羲之 

    (5)( )《齐民要术》 E、韩  非

    (6)( )《伤寒杂病论》 F、司马迁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秦朝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4)位于河南洛阳的著名石窟——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图片选自教育部审定《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都忘饥。……丝绵布帛之绕,覆衣天下。

    ——《宋书》

    (1)根据材料一,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为了管理西域地区,西汉设立了什么行政机构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3)请写出材料三中①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材料三中的南朝《宋书》的描述直接说明江南地区的什么景象?想一想,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出现这种景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