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文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以下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藏族——吐蕃女真——金

    B.契丹——辽党项——金

    C.女真——吐蕃党项——西夏

    D.契丹——金女真——辽

  • 2、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强继父位,从此……制代替……制”,   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A.禅让制,选举制;

    B.世袭制,禅让制;

    C.禅让制,世袭制;

    D.选举制,禅让制;

  • 3、2012年首位登月的宇航员逝世。人类登月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原子能领域

    B.航天技术领域

    C.计算机领域

    D.生物工程领域

  • 4、隋朝统一南北,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A.北周

    B.齐

    C.梁

    D.陈

  • 5、《汉书》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统治者面临的问题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C.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D.形成统一的思想

  • 6、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老人),不识干戈。”这最能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促使了宋辽人口急剧增长

    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D.维持了宋辽间长久的和平关系

     

  • 7、230年,卫温将军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从此,夷洲和大陆的经济、文化往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夷洲”指(  )

    A.黄岩岛 B.钓鱼岛

    C.台湾 D.海南岛

  • 8、“文景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它出现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 9、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的是(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天可汗”是少数民族对哪个皇帝的尊称?(  )

    A. 唐高祖   B. 唐玄宗   C. 宋太祖   D. 唐太宗

     

  • 11、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这一现象表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清朝前期的农业高速发展

    C.清朝前期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D.手工业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行业

  • 12、在唐朝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两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是(   )

    (1)宋璟  (2)鉴真  (3)玄奘  (4)松赞干布

    A. (1)(2)   B. (3)(4)   C. (2)(3)   D. (1)(4)

     

  • 13、有一位唐朝时期的读书人,要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请你说说这位读书人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 14、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的姓与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名称相同,他姓

    A.   B.   C.   D.

  • 1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文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16、如需了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可查阅(     

    A.《本草纲目》

    B.《梦溪笔谈》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17、2018年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42周年纪念日。下列周恩来参加的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转战陕北

    ②北伐战争

    ③遵义会议

    ④西安事变后的调停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②③①④

  • 18、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的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于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赵涛所指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 19、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政权频繁更迭的历史根源是(     

    A.宦官专权

    B.唐末农民起义

    C.朋党之争

    D.藩镇割据

  • 20、《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

    A.确立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B.承认土地私有,快速发展经济

    C.严明法度,稳定社会秩序 D.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__________;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是________,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 22、东晋书法家________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________》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 23、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 ______(地点)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 ______(地点)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 24、杜甫的诗有“________”之称。

  • 25、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__________(人物)用了十多年时间写出了《史记》,他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6、秦始皇派大将__________负责修筑了西起_________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闻名的万里长城。

     

  • 27、《资治通鉴》的体裁是_____

  • 28、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______”,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 ______、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 29、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人类是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远古人类是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分别是    

    3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是     黑陶是山东文化的象征。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5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文公通过战役   成为中原霸主。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朝。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7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同时期盛行的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   年。西汉的都城是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____;公元前207年________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10秦始皇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后,兴修   ,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___,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 30、北宋的平民(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赵 国 A

    秦 国 B

    楚 国 C

    燕 国 D

    齐 国 E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皇帝。

    (1)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

    (2)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

    (3)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

    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

    12年

    65.9%

    22.7%

    282年

    45.4%

    30.2%

    (1)据材料一,指出从12年到282年南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南朝)刘宋时,江西已成为江南稻米的重点产区之一,鄱阳湖流城更成为南朝著名粮仓。《隋书.食货志》记载:“萧梁时,‘其……在外有豫章仓、钓矶仓、钱塘仓,并是大储备之处’。”

    ——《江西通史》

    材料三   (豫章)一年蚕四五熟,勤于纺绩,亦有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

    ——[唐]魏征等〈隋书》

    (2)据材料二、三,指出江西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江西经济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