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可以通过著作《史记》了解的有
①牧野大战②秦国商鞅变法③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④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⑤八王之乱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有
A. 南非 B. 北京 C. 河西走廊 D. 辽东
3、现汉语中的“明”在甲骨文中写作,下列信息无法从中得出的是( )
A.甲骨文中有会意字的造字方法
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甲骨文中有很多字体至今仍在用
D.我国是世界各国文字的起源地
4、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
A.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B.“书同文,车同轨”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5、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
A.贴对联,守岁
B.扫墓祭祖、踏青
C.猜灯谜、吃元宵
D.赛龙舟吃棕子
6、在故事“烽火戏诸侯”中,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的原因是
A. 为了讨好周天子 B. 想向周王求取封地
C. 想借机见见周王 D. 诸侯有保卫王室的义务
7、下列属于汉代的科技文化成就的有( )
①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②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③司马迁的《史记》 ④修筑都江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南宋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匈奴”指的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9、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
A.秦国
B.魏国
C.齐国
D.楚国
10、以下原始人类,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神农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⑤、半坡人
A. ②③④⑤① B. ②③⑤④① C. ③②④⑤① D. ③②⑤④①
11、2019年9月29日,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授予了袁隆平院士“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 )
A.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B.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C.研制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研制原子弹爆炸成功
12、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尧传位于舜
13、1661年率领25000名将士乘坐400艘战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对驻守台湾的荷兰军队采取围攻战略。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岳飞
D.铁木真
14、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前提是( )
A. 政府的提倡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科技的进步
15、唐朝时为学习先进的经济文化,曾十多次派遣唐使来唐朝访问的国家是
A.朝鲜
B.日本
C.波斯
D.印度
16、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五千万,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而且生活基本上比较安定。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消极影响是( )
A.人地矛盾尖锐
B.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C.社会动荡不安
D.实行垦荒政策
17、成都平原自古被称之为“天府之国”。据《华阳国志》记载:这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 )
A.秦始皇灭掉六国完成全国统一
B.铁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C.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工程
D.商鞅变法大获成功
18、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寇准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
19、北朝时期的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
A. 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
B. 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
C. 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D. 最早的兵书
20、小宇同学通过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的房屋进行比较,归纳出这两种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地域自然环境有重大差异
B.种植农作物的需要
C.为了弘扬个性
D.不属于同一原始居民
21、宋朝时由越南传入的______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得以推广。
22、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 ”的有利地位。
(2)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宋齐梁陈四个定都建康的王朝,统称
(3)北朝贾思勰撰写的《 》,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盛行,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3、原因: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_______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________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4、“文化大革命”中,先后形成了____和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
25、隋炀帝时正式设置_________,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对应举之人亲自出题面试,开创了__________
26、曹雪芹创作的《________》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27、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_____;秦统一后, 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28、原始社会末期,实行_______________(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大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9、根据信息,写出人物。
(1)“神品”——
(2)《牡丹亭》——
(3)画圣——
(4)《本草纲目》——
30、明朝中期,民族英雄 组建军队抗击倭寇入侵,曾在台州取得了九战九捷的胜利;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入侵我国,清朝 皇帝命令清军两次攻打雅克萨,迫使俄军投降。
31、邓小平 雷锋
党的好干部 南方谈话
解放军好战士 焦裕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请写出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人物: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_____
(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________
(3)破釜沉舟_______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______
33、民族交融和中外交流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条道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
(1)对丝绸之路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这条道路的起点在今天的哪座城市?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管辖图中哪个字母所示区域?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西传物品和技术 | 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
①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陕西西安少陵原出土的十六国时期的陶俑,其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的特征。该地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 | 《汉人胡食图和胡人牛耕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的砖画。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和胡人牛耕的劳动场面。 |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言)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远,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空,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编自《魏书·任城王传》 |
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 | |||
鲜卑姓 | 汉姓 | 鲜卑姓 | 汉姓 |
拓拔 | 元 | 步六孤 | 陆 |
拔拔 | 长孙 | 贺兰 | 贺 |
达奚 | 奚 | 独孤 | 刘 |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刘玉才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历史意义。